2024062609:32星期三申请收录标签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12小时戏剧体验展现青春人艺

新闻聚焦admin2024-06-1725

记者 高倩

2024年6月1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2周年。“70周年院庆之后,我们一直在思考今后的人艺应该怎么走。”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说。对这座处于新老交替关键时期的戏剧圣殿来说,“年轻化”显然是一大着力点。

《白鹿原》片段展示。 记者 方非摄

在“青春人艺”的主题下,今年,北京人艺的院庆纪念日将线下活动和线上直播相结合,以长达12小时的戏剧体验全面展现人艺72年的艺术成果和发展传承。青春的力量与创新创造的基因一直伴随着北京人艺的脚步,并延续至今。

两届学员班畅聊学艺故事

上午10时,首都剧场里响起一片掌声,人艺1985级学员班全体成员与刚刚结业的2022级表演学员培训班学员一起现身,是对这场观众分享会的标题“经典与青春”的生动诠释。舞台一侧,相识数十年的冯远征、吴刚、丁志诚、岳秀清、高冬平、王刚、孟秀、刘小蓉老友再逢,另一侧,年轻的刘宸、周情云、柳文伊、杜子俊、宋建霖、龚钰泉、杜博涛还难掩一点紧张,两代人艺人的对话如同架起了时空桥梁,把剧院的温情与传承风趣道来。

一件从人艺戏剧博物馆里淘出来的硬皮笔记本,成为打开回忆的钥匙,泛黄的纸页里珍藏着85级学员班每天的“大事记”。两年的朝夕相处,让所有人对彼此的“糗事”心知肚明:吴刚、丁志诚“筋硬”,最不爱上形体课;冯远征、岳秀清、刘小蓉每天点名时最先到场,在总是晚起的丁志诚看来,勤奋的他们“起得比鸡还早”;孟秀开窍晚,有段时间甚至走到了被淘汰的边缘,冯远征、高冬平陪她去观察生活、演小品,岳秀清一有时间就找她聊天谈心,孟秀不禁感慨,“因为有他们的帮助,我才能最终留在北京人艺。”

吴刚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他喜欢闻人艺“后台的味儿”,如今仔细想来,那是剧院“严谨、开放、快乐的创作精神”沉淀下来的痕迹。年轻人则想再给这种“味儿”延伸出一点“人情味儿”的温暖。“排《小井胡同》时,跨进排练厅的门槛,所有老师安静地看着我这个新换上来的小孩,我特别明显地发现自己腿肚子都在抖。”杜子俊说。但下了舞台,每一位前辈都会来安抚他的紧张,“从这些细枝末节里,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剧院对年轻人的爱护和宽容。”

7个考核片段首次与观众见面

近年来,北京人艺通过青年演员艺术考核等方式为优秀人才搭建平台,不少演员在考核中脱颖而出,一批剧目孵化登台,丰富了剧院的剧目储备。已然取得的成果,在这场“我们正青春”北京人艺青年演员优秀考核作品展演中集中亮相,《家》《晚安,妈妈》《喜剧的忧伤》等7个优秀考核作品片段首次与观众见面,吴刚、岳秀清、王刚、龚丽君、吴珊珊、唐烨担任现场评委,按照正式考核的标准进行逐一点评。

演员们突破自我的勇气和创意令人赞叹,比如,《晚安,妈妈》中,向来以饰演小孩角色见长的演员韩清“颠覆性”地饰演了一位苍老又心痛的母亲;《喜剧的忧伤》中,扮演过甄宓、虞姬、陈白露等一众美人的陆璐换上一头卷发,变成口音浓重的蹩脚编剧。片段结束的铃声响起后,评委们显然没有止步于你好我好式的表面文章,如何运用气息、如何平衡喜剧片段与小品的关系……他们的建议一针见血,切实可行。

“2016年,我开始担任演员队长,那个时候,我们能感受到年轻演员在创作上遇到的瓶颈。有些演员经常扮演同一类型的角色,也有观众给我们留言,反映年轻人的台词听不清楚。”冯远征说。青年演员艺术考核应时而生,“考核不是难为大家,而是为了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尽快与人艺合槽,同时也展现平时很难表现的另外一面,充分释放自己的才华。”

3场演出年轻面孔处处可见

换下考核的服装后,许多演员暂时松口气,马上又要走进剧场的化装间,找到另外一部作品中的自己。从6月11日开始,3场演出每晚同时在北京人艺上演,年轻面孔处处可见:首都剧场里,原创历史大戏《张居正》迎来二轮演出,人艺实验剧场和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里,《长子》《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各成意趣。“要让年轻人尽快接班,就得在舞台上展示他们,让更多观众尽早认识他们,也让他们尽快成熟起来。”冯远征说。

网络云端,好戏同步开演,4K技术录制的《阮玲玉》高清实况录像、经典作品《哗变》分别在午间与夜晚播出。此外,昨天长达12小时的直播还包括探讨小剧场实验性的“戏剧沙龙”、剧目创作专题片、现场导赏、“云游”剧场等丰富内容,串联起纵贯清晨至深夜的戏剧艺术体验。“希望北京人艺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话剧作品,无愧于招牌之中‘人民艺术’四个大字,无愧于伟大的新时代。”网络直播间的观众热情留言,诉说着他们对人艺的深情与期盼。

为人民而歌,与时代同行,72岁的北京人艺正在以青春的姿态继续前进。

[ 责编:张晓荣 ]

来源:光明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