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303:30星期天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日本自卫队为水下作战布局

新闻聚焦admin2025-04-1122

近日,日本媒体披露,日本海上自卫队已接收两款无人潜航器,并展开性能测试,探索其在作战领域的应用方式。

此次日本海上自卫队接收的两款无人潜航器,分别为法国“海洋探索者”X2和美国“斯洛克姆”G3。前者采用无螺旋桨设计,可连续执行任务160天,最大航程3200千米,支持卫星通信及传感器模块化搭载。后者通过油囊和电池重心移动方式控制浮力,适合在复杂海洋环境下长距离重复潜航。

日本海上自卫队已针对上述两款无人潜航器展开作战场景下的应用测试,计划两年内得出测试结果,并从中选定一款批量采购。

事实上,日本防卫省一直在推动国产无人潜航器研制。目前,日本正在研发两种型号的无人潜航器,主要用于通信中继、水下反潜等任务。其中,三菱重工生产的OZZ-5无人潜航器具备自主航行能力和一定智能化水平,能够在水下长时间侦察搜索,执行反水雷作战任务,由最上级护卫舰搭载使用。不过,在电池续航、深海通信及自主决策能力等关键技术领域,日本仍高度依赖美欧技术,自主化水平有待提高。此外,日本在盟友体系框架内寻求联合研发,已与澳大利亚签署协议,合作研发无人潜航器。

近年来,日本政府加快发展无人武器,意图构建水下、水面、空中、两栖作战等多领域无人作战体系。2021年,日本防卫装备厅在山口县岩国市设立无人潜航器试验基地,时任防卫相岸信夫宣称,无人潜航器能改变战局走向。2022年底出台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提出,为获取和保持水下优势,将加快推进无人潜航器部署。对此,日本制订水下无人作战“三步走”计划。第一步,整合进口装备,自主开发无人潜航器。第二步,实现有人/无人协同编队作战。第三步,2035年前组建独立无人潜航器作战中队,构建水下自主作战网络。

在作战应用上,日本海上自卫队围绕两个重点展开。

一是提升特定海域侦察、监视和渗透能力。无人潜航器前期主要用于海底地形测绘、采集关键水文数据、监视潜在作战对手舰艇动向,并实时回传数据。未来,无人潜航器将与卫星侦察、雷达预警、无人机监视等结合,构建海上和水下立体警戒监视体系,执行通信中继、目标跟踪、隐蔽监视、抵近侦察等任务。据悉,日本计划将无人潜航器优先部署于冲绳至菲律宾海域,监视太平洋进出通道。

二是发展水下非对称作战能力。日本期望借助无人潜航器低噪声、小尺寸等特性进行抵近侦察,结合海底传感器,实施“无预警”突袭。通过大量部署微小型无人潜航器,以数量优势消耗潜在作战对手舰艇等高价值装备。未来,无人潜航器编队组建后,将通过卫星通信实现多机协同,与水面舰艇、无人机构建跨域作战体系,形成协同打击能力。

日本推进无人潜航器研发和部署,是其防卫战略从“专守防卫”向“主动进攻”转变的又一突出表现。日本意图重塑水下作战布局,发展水下非对称作战手段,给地区安全带来新风险,值得周边国家警惕。

责编:李磊、王瑞景

来源:海外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