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805:45星期一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按摩、针灸、护目仪……泛滥的“救眼神器”,是防控近视还是收割焦虑?

新闻聚焦admin2024-06-15146

“真性近视逆转,彻底康复,摘掉眼镜!”“100%提升视力,让天下没有近视的孩子!”“双眼清晰,视力改善,惊喜不断!”……近些年,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普遍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迎合家长防控近视的急切心态和焦虑情绪,市场上打着“近视克星”旗号的产品也层出不穷。

脉冲按摩、中医针灸、护目仪、近视贴、智能训练仪……五花八门的“救眼神器”中,不乏价格高昂者。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家长抱有一线希望,带着孩子四处体验。

一儿童在测视力。图源央视新闻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副院长、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晋秀明表示,目前为止,医学界尚没有被明确证实能“治愈近视”的相关手段。市场上一些不良商家利用了家长的焦虑情绪,打着“根治”的旗号,通过贩卖某一概念来向公众收取“智商税”,但实际上并不能达到“防控近视”的目的。

艾灸40分钟视力“提升一排”?

市场“救眼神器”泛滥

“听朋友介绍说他们家女儿做了很有效果,可以提升裸眼视力,所以我也去了解了一下。”今年3月,刘黎(化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带着近视的儿子踏进了一家宣称可以“提升裸眼视力”的视力保健机构。

店内的墙上挂着价目表:裸眼视力300-450度,价格5980元;裸眼视力450-600度,价格7980元;650度以上则需专门定制,价格更高。店家表示,该价格包括按摩、脑波仪、反转镜等多种仪器费用。此外,配合眼部针灸一起治疗还需额外付费,10次398元,30次998元。

视力保健项目价目表。受访者供图

工作人员推荐时声称,每个来训练的孩子都提升了裸眼视力,还表示这种训练需要长期做才能维持效果,就和保养一样,每周都要去一两次。

“训练”的过程就是按摩加艾灸,艾灸的时候还要带个脑波仪,“训练者”看到的仪器屏幕里放的是动画片,整个过程时长大概是30-40分钟。“当时所有流程都弄完后,我儿子又测了一遍视力,发现往下走了一排。”

刘黎告诉潮新闻记者,体验过一次之后,她最终没有购买服务套餐,“因为后来发现视力又变回去了,感觉是骗人的,价格还这么贵。”

当前的近视防控市场上,这类宣传并不在少数。比如,为期一年的“视力训练专项卡”需16800元,号称“视力可恢复正常”的20次中医推拿按摩标价8880元,智能训练仪租用45天2980元,还需额外交5000元租金。

艾灸现场。受访者供图

潮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号称可以治疗近视的“神器”主要有以下几类:针灸、按摩等中医方法;近视护目仪、智能训练仪等器械;护眼膏、近视贴等产品。面对五花八门的“救眼神器”,不少家长像刘黎一样纳闷纠结:到底有没有用?要不要试一试?

晋秀明向潮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为止,医学界尚没有被明确证实能“治愈近视”的相关手段。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救眼神器”,大多是“智商税”,并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对照,没有科学数据能验证它的实际效果。

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你问我答”栏目也曾对此明确回复:真性近视是不能通过仪器、训练等方式恢复的。仪器训练使视力提高的原因可能是只是心理物理的反应变化;或者仅通过训练提高裸眼视力,屈光度数并没有改变,也无法阻止近视度数的迅速发展。

“神效”背后小动作不断

不少涉及虚假宣传

这些“救眼神器”背后,还存在不少糊弄顾客的小伎俩。为了让顾客误以为达到了满意效果,某些不良商家会使出一系列“小动作”,如悄悄改变体验前后测视力的站立距离,或默默调整测试前后室内光线等,搭配精美的话术来形成短期“提升”视力的假象。

晋秀明分析,即使没有这些“小动作”,用户在体验的时候,商家在一旁的不断“洗脑”,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加之眼睛疲劳在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各种因素综合起来,也会让某些体验者觉得有点用,“归根结底,从近视的原理来看,眼轴长度和眼球弧度都不可能通过针灸按摩或仪器训练马上改变,最多只能缓解眼部疲劳。”

至于一些外观类似望远镜的智能训练仪,在晋秀明看来,原理也禁不起推敲:我们的眼睛真正随物体移动时,可以起到放松调节作用。这类产品屏幕上的景象虽然有远有近,但其实是3D视觉造成的效果,“难道我们指望一场3D或4D电影来防控近视吗?”

视力表。图源央视新闻

近些年,哺光仪也是近视防控市场上的宠儿,潮新闻记者在进行调查时发现,某哺光仪相关商家称,使用后97%的人能够控制近视度数不再增长,其中视力有回退好转的人占60%以上,然而其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晋秀明表示,业界不少专家对这一产品的疗效和安全性存疑,“还需要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证明其长期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据潮新闻记者观察,市场上各类“救眼神器”的广告语往往带有“神药疗效”、“包治根治”、“度数修复”等字眼。业内人士指出,这涉及虚假宣传。

早在2019年3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要求,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的机构或个人必须严格依法执业、依法经营,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表述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

市场“小作坊”背后

不可忽视的“近视焦虑”

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普遍化的趋势明显。据国家卫健委2020年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我国目前总体近视率已呈现出低龄高发态势。

一儿童在做眼保健操。图源央视新闻

“家长们的‘近视焦虑’明显提前了。”晋秀明表示,以往家长们都担心孩子近不近视、加深得快不快,现在还没近视就开始焦虑,“不少仅六七岁的孩子被父母带到医院,不断询问视力储备还剩多少、眼轴是多少。”

晋秀明向潮新闻记者介绍,儿童出生后眼球会处于一种远视屈光状态,这种屈光状态的多少,就是视力储备值。一般刚出生的小孩子有一两百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储备值会逐渐降低至0度,“视力储备可以抵挡近视的发生。”

而家长们这种防控近视的急切心态和焦虑情绪,也给了所谓的“救眼神器”得以滋生的土壤。

在晋秀明看来,当前近视防控市场上“神器”五花八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生活方式改变等各种客观因素,近视人群确实变多了;另一方面,近视问题越来越引起家长的重视,甚至引发焦虑。“与此同时,对企业来说,他们也想利用家长的焦虑,来从中分一杯羹,通过卖一个概念或卖一个噱头,让老百姓来交‘智商税’,达到他们的商业目的。”

那么,在市场“劣币”之下,真正有效的近视防控手段有哪些呢?

“毫无疑问,从书本或屏幕上解放出来,多做户外运动是最好的防控手段,可以有效帮助缓解眼疲劳,扩散视野。”同时,晋秀明也表示,如果近视的确已经发生,也有一些干预措施,如周边离焦镜片、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和阿托品滴眼液,都是目前公认比较安全有效的防控方法。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控制度数不要进一步加深,发展成高度近视。

“但是总的来说,这些方法都不能‘治愈’近视,只是控制。而且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都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测和专业咨询。家长们不要因为过度焦虑,而被一些‘小作坊’的宣传给忽悠了。”晋秀明强调。

来源:潮新闻丨见习记者 吴馥梅

来源:潮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