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206:04星期天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沿着河湖看新疆 | 喀什英吉沙县非遗小镇:小刀、土陶与印花布的传承故事

新闻聚焦admin2023-09-07584

海报新闻记者 程文琪 喀什报道

非遗文化,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属于自身文化的遗产和珍宝,它们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56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衍生息,各民族诞生的文化瑰宝数不胜数,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文化传承现状也各不相同:有的因为缺少传承人,而消失在漫漫长河中,有的“人丁兴旺”,珍贵的非遗工艺得以留存下来,并在当地发扬光大。

在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其特有的小刀、土陶、印花布和木雕制作技艺得以保护传承、销售变现,他们在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的同时,也为当地带来就业机会,带动经济水平的提升。

英吉沙小刀:小刀虽小 锋芒已露

汽车行驶在英吉沙非遗小镇芒辛镇的主路上,从车窗外面看去,街边店面处处都是售卖英吉沙小刀的店铺,继续往里走,便到了位于英吉沙芒辛镇10村的刀王故居,故居以传承和保护小刀文化为主题,也是集英吉沙小刀制作、展示、销售为一体的小刀交易中心。

在叮叮当当钢铁的捶打声中,记者见到了英吉沙小刀第八代传承人胡甫尔·热合曼,老先生身体看起来依旧硬朗。他告诉记者,自己从7岁开始学习锻造手工小刀,至今已经50多年了。

英吉沙小刀,是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之一,与保安族的保安腰刀,云南阿昌族的户撒刀齐名,以其精美的造型、秀丽的纹饰和锋利的刃口而出名。

英吉沙小刀刀型虽小,但工艺的繁复程度却一点不“小”,它的做工极其精细,从选材到制作加工,每个环节的要求都很高,锻打、接合、淬火、回火等环节都要把握精准。

英吉沙县全域旅游服务中心负责人阿米娜·纳麦提试图向记者解释小刀制作中对于师傅技艺的高标准,“用我们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讲究火候,味道可口的饭菜需要老练的厨师,因为他经验丰富,知道什么时候用火,什么时候加菜和调料,小刀的制作是一样的道理。”

一位刀匠师傅正在刀王故居的院里制作英吉沙小刀。

上好的精钢,经过反复的锻打淬火,打磨雕刻,才能变成一件做工精细、造型充满民族特色的成品。非遗文化的传承工作之所以困难而珍贵,正是因为这些工艺需要极大的耐心,就像小刀的锻造一样,学徒要经过数年如一日的学习打磨,耐心等待学成“开窍”的一天。胡甫尔·热合曼知明白,漫长的学徒生涯会让很多人退缩,儿孙们也选择了其他职业,没有继承自己的这项手艺,但好在英吉沙小刀用途极广,当地群众的需求量较大,所以慕名前来拜师学技艺的人并不少,这些年他收了有20多名徒弟,至今从事小刀工艺制作的仍有8位,他的下一代传承人不愁了。

让胡甫尔·热合曼更高兴的是,近年来,经过当地政府和山东援疆的大力推广帮扶,也将英吉沙小刀的名气打向了内地市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交易中心的销售额都令人喜悦。

英吉沙小刀价格从几百到上千不等,图为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的,价值三万元的英吉沙小刀,刀柄由黄金制作而成,柄中镶嵌玉石,刀身雕刻精美的巴旦木花样纹路。

阿米娜·纳麦提告诉记者,刀王故居整体项目是由山东援疆资金支持建设而成,自从建成以来,提供了20多个就业岗位,对小刀村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就业,起到了不小的带动作用。目前,除刀王故居外,村里80%以上的农民也都在从事小刀制作、销售,现在小镇上有50多家小刀店铺,每个店铺每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店铺大多以合作社形式运行,成立有13个合作社,店铺内从事做刀的刀匠有220人。

“在政府相关部门和山东援疆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下,每年济宁的钢铁工艺锻造师傅和我们的刀匠师傅都会进行交流沟通,对锻造技术进行融合升级改造,这同时也促进了两地的文化交流交往交融,也对铸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正向作用。”阿米娜·纳麦提说。

英吉沙土陶:盏盏土陶 代代相传

在英吉沙县,除了小刀之外,土陶技艺也十分有名,芒辛镇洽克日库依村便是远近闻名的土陶村,在村里,处处都是陶器的身影,糊院墙的除了泥土,还有个个不大不小的陶器镶嵌其中,在村里最宽敞的小广场上,一把陶制的巨大茶壶通过柱子斜斜的立在半空中,要给下面的茶杯倒入源源不断的茶水。

再往里走几步路,便到了英吉沙土陶国家级代表性第七代传承人阿卜杜热合曼·麦麦提敏的家,这位年长的传承人站在自家院里热情的招待来此的客人们。院里巨大的制陶转盘不停转动,阿卜杜热合曼的小儿子坐在转盘前给泥胚塑型,阿卜杜热合曼告诉记者,土陶分为素陶和琉璃陶,陶身又有绘画和镂空两种款式,土陶的制作主要是三个步骤,要先制作泥胚,其次是上色绘制,最后是进窑烧制,泥胚的塑形制作是最难,也是最考验技术的环节,现在,阿卜杜热合曼的小儿子已经可以十分出色地完成这道工序了。

阿卜杜热合曼家中的部分土陶作品。

阿卜杜热合曼说,自己和妻子有三个儿子,作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他一直想要子女们继承这项技术,“最开始,只有小儿子跟在我身边学习制陶技术,我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以及儿媳们都在外面打工,后来土陶的名气渐渐打出来了,我们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很多人都过来买我们的土陶,孩子外出打工的收入不如我们在家制作土陶,所以他们就都回来了。”现在,阿卜杜热合曼的妻子以及三个儿子和儿媳们都加入了制作土陶的工作中,一家七口人,都能够熟练的掌握土陶技艺,实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合作模式,目前,在阿卜杜热合曼和家人的辛勤工作下,他们每年生产制作上万件各类陶制品,最高年收入可以达到40万元。

“现在孩子们不需要到外面去打工,都在我身边工作生活,工作起来也很努力,家庭也很和睦,我是感觉非常开心的。”正午的阳光透过院子里的葡萄藤落在阿卜杜热合曼的脸上,他笑的很满足。

阿卜杜热合曼介绍他的绿色琉璃土陶器。

“以前本民族的陶器只会进行上色绘画,没有镂空的款式,山东济宁援疆队伍来到英吉沙之后,他们发现济宁也有陶艺制作技术,后来鲁喀两地得到交流沟通的机会,济宁陶艺师傅教给我们如何制作镂空土陶,和在泥胚上绘制不一样的是,镂空雕刻一不小心就会把瓶身刻断,这对师傅的技术要求很高,所以镂空土陶价格也要贵一些,通过这样的技术改进,让土陶的样式变得更加多样,也大大提高了我们土陶师傅的收入。”土陶工艺讲解员努努麦提告诉记者。

山东援疆投资建造的土陶烧制多功能厂房。

除一位国家级传承人外,村子里的另一位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带领6名本村村民徒弟进行土陶创作。近几年,山东援疆拿出上千万元的援助资金,在村子里建设了一座3000多平方米的土陶烧制多功能厂房,厂房集泥胚制作、雕刻绘画、烧制于一体,为他们的土陶生产合作社提供场地和技术支持,目前,合作社每年制作1500件以上各类陶制品,社员每人每年收入能够达到七万元。

英吉沙模戳印花布:彩染点点 融入国学

模戳印花布,又叫木模彩色印花布,是维吾尔族特有的工艺品制作技艺。在英吉沙县国学书院,记者在现场实地看到了模戳印花布的制作工序,被这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技艺深深吸引。

模戳印花工作室在山东援疆投资建设的国学书院内。

库尔班江展示模戳印花制作工序。

虽然内地也有印花布,但是新疆的印花布从制作到纹样、造型、布局和构图都有明显的不同,在模戳印花工作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模戳印花布第七代传承人库尔班江·阿不都热依木给大家展示了模戳印花的纹样制作过程,他将雕刻着各种图案且形态各异的木质模具一一摆开,花卉、长寿树、壶、盆、罐等组成的主体图案被雕刻的栩栩如生,再将模具们刷上一层用核桃皮熬煮出的黑色染料,用力按在洁白棉布上,排列组合成各种精美的纹样图案,国学书院的院长哈尼克孜·阿卜迪克热木说,模戳印花工艺2008年被列入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印花布的色彩丰富,而且染料都是用天然植物制作而成。

石榴皮、核桃皮、棉花壳、黑桑葚,红柳制作的植物染料。

“我们用核桃皮制作黑色染料,用红柳制作红色的染料,黑桑葚制作的紫色染料,棉花壳熬煮出的棕色染料,制作成精美的衣服、帽子、手提包、太阳扇,印花布上色后不会掉色,而且颜色会越洗越鲜艳。”哈尼克孜说,现在库尔班江老师培养了4名徒弟,也在国学书院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来研学参观的学生与游客可以现场体验印花布的制作过程,这也是宣传非遗文化的一种好的方式,同时,印花布技术也通过制作一系列精美的工艺品实现了变现盈利,库尔班江在喀什古城开了一家专卖店,受到景区游客们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在国学书院,每天向游客们介绍珍贵的非遗技术,看到这么多人想要了解自己民族的非遗文化,哈尼克孜感觉非常开心和自豪。

植物印染的精美印花布。

无论是小刀、土陶,还是模戳印花布技艺,非遗文化已经传到了第七代、第八代继承人手中,现在,继承人们也都已是耳顺之年,他们在不到十岁的年纪接过父辈的手艺,50多年的岁月斑白了他们的头发,也让手中的非遗技艺炉火纯青,基于此,当地政府做了大量非遗文化的保护的工作,每年非遗工作人员对全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人状况进行全面普查、调研,对缺失的传承人及时挖掘、补充,积极进行宣传推广,市场营销对接,力争让英吉沙县非遗文化传承不断代、不消失,此外,山东援疆队伍也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让鲁喀两地文化艺术顺利实现交流交往与交融。

胡甫尔·热合曼们同样也是幸运的,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在各方资金与技术的支持下,珍贵的非遗技术得以继承保护,正值壮年的下一代接过接力棒,并且紧跟时代的步伐逐渐升级进步。

保护非遗文化道阻且长,在这座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小城里,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工作正无畏的向前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承故事也在这片土地上继续谱写……

来源:海报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