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312:26星期天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广州15岁男孩在家做实验被炸伤截肢 有学校紧急发布家庭实验室安全守则

新闻聚焦admin2025-04-1121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陈洋洋 济南报道

近日,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15岁男孩在家做实验被炸伤,双眼受伤严重、手部截肢,一时间,家庭实验话题引发社会关注。事件发生后,多地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有学校紧急发布家庭实验室安全守则。

“我们今天下发了安全守则,守则第一条就重点提醒,实验前要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或相关资料,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如果对实验内容有疑问,一定要向家长或老师请教清楚,不能盲目动手。”北方某小学家长告诉记者,近几年,学校倡导学生进行家庭实验,这次是第一次发布安全守则。

记者从这份守则中看到,守则要求,在中小学生家庭实验中,具有腐蚀性、毒性或易燃性的,禁止使用;要使用安全酒精灯或蜡烛;要安全用电;实验要保持安全距离。值得关注的是,守则强调,学生在家进行实验时,一定要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

海报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不仅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15岁男孩在家做实验被炸伤,此前,全国已有不止一地的学生做实验发生事故的案例。2022年,北京房山一名初三学生在家中做化学实验时发生爆炸被炸伤,待救护车赶到现场时,孩子的双手已血肉模糊。2023年7月,江苏扬州一学生用酒精在家做实验,不慎引燃了客厅,幸好其父亲及时将火捂灭。2024年10月,四川成都市某高校实验室内发生火灾,火灾造成房间部分墙面、吊顶被毁及部分实验设备被烧损。

海报新闻注意到,近年来,中小学生实验越来越受到重视,安全也成为学校和家长心头大事。2025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提出,将学生平时实验操作和参加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早在2023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2023年版)》中也曾明确,在中小学数学、化学、地理等16个学科开展900余项实验与实践活动,涉及测量、编程、种植等丰富形式。其中,教育部要求将实验教学纳入中小学数学课,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取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从教育角度来讲,中小学生增强实验动手能力原本是好事,一起起安全事故却不得不令人担忧。广州15岁学生是操作何种化学实验引发的事故?实验器材从何而来?做实验时是否有家长监护?目前,还未有最新的官方通报。据当地媒体报道,4月8日,受伤男孩的父亲黄先生称,孩子双眼受伤严重、手部截肢,后续还需要进行植皮等多项手术,后续也需要安装假肢。黄先生表示,孩子的好奇心很强、平常爱探索,虽然刚上初二,还没有开始上化学课,但是他对化学知识很感兴趣,于是从图书馆借了化学书籍学习,并网购了各种化学实验器具和材料,自己在家做实验,没想到这次却发生了意外。

来源:海报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