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02:39星期三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谁都不能在金字招牌上躺着——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的选择

新闻聚焦admin2024-10-2392

■记者 王 彦 见习记者 臧韵杰

从驻演的上音歌剧院出来,冯远征在街头小站了一会儿,手里提着沪上网红面包店的袋子和咖啡,隔着川流不息的人群看向剧院门前。为了北京人艺五部大戏驻演,那里特设了京味儿十足的门头,哪怕没演出时,也会有路人驻足打卡。

这几分钟是冯远征从繁忙上海行程里抽离的时光碎片,却也浓缩了身为演员、导演和剧院管理者三重身份的当下之思。两年前,他接到任命通知,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五任院长。外人都道他身份特殊,因为是北京人艺院史上第一任演员出身的院长,但其实,更特殊的是他和北京人艺一起站到了前所未有的时代,风驰电掣又五彩纷呈。

所有观众都认北京人艺,“角儿都来了”五个字就是市场最强大的号召力。但观众能否像钟爱老一辈艺术家那样为北京人艺的年青一代捧场?狂飙的媒介迭代会不会重塑观演生态?更适合中国戏剧的表演体系究竟是怎样的?凡此种种,冯远征觉得,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上海这个中西贯通、传统与时尚交融碰撞的舞台,是可以找到或者说进一步确认一些答案的。

“北京人艺是块金字招牌,它需要一代一代不断有人去擦亮它。”采访时,他几次提到,这是自己必须要承担的历史的选择,“谁都不能在金字招牌上躺着”。

掌门人的为与不为

在上海的第一周,冯远征就在演出间隙跑了两所高校。

在复旦大学,他和年轻人聊什么是北京人艺的传统,也聊他个人经历,学生们从“不会修拉链的跳伞队员不是好院长”里感慨哪个年代都有斜杠青春。在上海戏剧学院,他给表演系的学生们上大师课,客座教授对生长在互联网时代的准演员们抽丝剥茧说表演——虚拟世界在真切的生活实感面前,总是棋差一着。

两所高校之行,借用北京人艺的话,追求的就是“合槽”,人与人之间、观演之间、作品与时代之间。这两年,北京人艺有20多位老演员临到退休年纪,明年,所有60后的“角儿”都会退休。冯远征很清楚,现年72岁的北京人艺面对的,将是个拥有无限选择的时代,观与演的两端,莫不如此。观众手边,游戏、短视频刷走大把时间;演员这头,外面的世界也许更乱花迷人眼。

在新陈代谢中完成经典的传承,找到新一代的知己,培养起新一代观众认可的“角儿”,是掌门人冯远征的使命。

于外,“人民的剧院要回应人民期待;同时,作为艺术剧院,每部作品必须追求像《茶馆》那样的高艺术水准。”他说,院名早就写下了一以贯之的艺术理想,“为人民,但不迎合”,既尊重、正视观众需求的变化,也一定不是一味投其所好。

所以,这次北京人艺的“上海主场”,五部戏里有守正、有创新,有着从历史纵深走向未来的路径:《茶馆》和《哗变》在1988年由上一代演员在上海演出,这一回由第二代演出,是对1988年的一次呼应;《日出》是北京人艺的新生代力量,希望通过演出展现给全国观众;《杜甫》代表了北京人艺历史剧的创新样貌;《正红旗下》则是北京人艺在70周年之后重新启幕的“新京味儿”戏。

于内,他鼓励新一代演员打开想象力、充分释放生命力,但专业的严肃性寸步不让。北京人艺的入院考试里,“为什么考人艺”几乎是必答题,年轻人也言必及“向往的艺术殿堂”。“这是梦话。”冯远征坦言,这么多年,一代代新人走进人艺都经历过从“殿堂”到“这是我工作单位”的转变,“需要打碎所谓梦境,让他们面对现实”。现实就是,从艺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人憔悴”也心甘情愿,“这就是人艺一直以来主张的‘戏比天大’”。

至于外面的诱惑,“得守‘家’的规矩”,演员出去跑通告的前提永远是剧院的工作优先。老一辈艺术家信奉“人艺的事就是头等大事”,年青一代怎么想的?“这两年也有走的人,为了自己另外的事业,我觉得是好事。”冯远征很坦然,“还是得‘合槽’。”

表演者的能与不能

冯远征把剧场视作自己的艺术归宿,但也不否认,影视作品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公众知名度。

甚至,他愿意换个角度来看如今年轻人口中的“童年阴影”,“安嘉和是我人生道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不是说演得最好,但最重要。”这份重要性,时间已证明,一部2001年播出的电视剧到了2024年依然被老观众记得、被迭代的Z世代延续电子生命,“一个演员因角色被一代代观众记住,这是幸运,尽管之前可能很苦恼”。更关键的,从这个角色开始,他越来越深切认知:“一个演员应该清醒自己的能与不能。”

没有表演者是无所不能的。冯远征打个比方,今天的赛道千帆竞发,可就像濮存昕不适合竖屏微短剧,“每个赛道都有每个赛道的主角”。硬币的另一面,需要演员永远审慎看待自己“能”的区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火了以后,二三十个同类角色找上门来,他全都拒了,因为没有一个写得更好、更深刻。“我跟制片人说,如果你这部戏的角色能超过安嘉和,我能演得更‘变态’,但并没有。”

他坦然于一部关注家暴题材的电视剧被当成自己的代表作,“提到你就能想到这个人物或作品,提到一部作品就能对应地想到这个人,如同《雷雨》之于曹禺先生、《茶馆》之于老舍先生,这是代表作。”代表作可能像盖了个章,永远盖在一个创作者的书封上,但你翻开这部书,它应该还有别的内容、别的表达方式,有未知之境。

走上演艺路之前,冯远征差点成为一名专业的跳伞运动员。那段日子给他提供了一种绝大多数人无法体验的人生经验,“你的身体要感知风向、风速、风力,然后通过这个感知和判断,瞬间完成决定。”如今回望,他总结跳伞和表演的关联:跳伞是把自己交付出去,随后在未知之境学会控制;演绎角色时,对人物的投入、交付到控制,也是主题词。

《哗变》中固执刻板、独断专行的魁格舰长,电影《非诚勿扰》的建国、《天下无贼》里喊着“不许笑,我们这儿打劫呢”的蓝猫劫匪、电视剧《老中医》里贪生怕死了大半辈子却在生命最后挺身而出的赵闵堂……就像控制伞绳一样,他在漫长的表演生涯中,总是尽可能从剧本里提炼出人物,找到生活的依据后,在角色身上控制如何表达自己体验到的情感与人生。

在冯远征看来,戏剧、影视的外部生态在变,“AI来了,新质生产力介入文艺创作了,观众好像对于什么是好的表演态度也更多元了”,但舞台艺术无可取代的沉浸感、表演艺术的魅力,其实没变。他不担心流转了千百年的舞台艺术会被外部环境销蚀,但认为,时至今日,中国自己的表演体系需要提上日程。“时代在进步,我们不能拿着当年的大哥大来找今天的知己。”冯远征直言,20世纪上半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教学方法引入中国表演教学,几十年来,究竟吸收了多少、发展了多少,值得思考。

这些年,北京人艺在探索一套有着中国基因、从中国传统文化而来、适合中国吐字归音的表演教学方法。“任何一种表演体系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应随时代变化不断调整、发展,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冯远征说。

[ 责编:张晓荣 ]

来源:文汇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