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评论员 徐坤杰
有人不发朋友圈,也有人在发一种很新的朋友圈。“预制”的风竟然吹到了“朋友圈”。
十一长假临近,如何在朋友圈晒好自己的假期生活?答案是“预制朋友圈”。近日,“预制朋友圈”一词走红,从“精装朋友圈”到“预制朋友圈”,关于发不发朋友圈、如何发朋友圈的话题,总能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
这正反映出,社交媒体时代,社交平台已深深嵌入并影响着我们的真实生活。
所谓“预制朋友圈”,即人们事先策划并精心制作好发朋友圈的图文素材,以在特定时刻或情境中发布。可以说,这是通过“预制”的方式,对“精装朋友圈”的进一步打造。
对此,有网友认为,“预制”跟“精装”无异,实在没意义,现拍现发才是生活。有网友则表示,这可以理解,朋友圈是自己的领地,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当然,也有人表示,自己从来不发朋友圈,毕竟生活中没那么多观众,过好真实的生活更重要。
对“预制朋友圈”的讨论,虽然观点不一,但都指向一个问题,即线上的自我呈现是否能够与现实中的真实自我统一起来?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能不能平衡好预制的、精美的线上呈现和粗粝的、毛坯的真实生活?
回答这个问题似乎很困难,也几乎没有答案。对朋友圈,有人选择关闭和不发,也有人选择精装和预制。这其实都是对该问题或被动或主动的反应。
事实上,我们可以不必那么较真,可以对这种自我呈现的选择多些包容和理解。
微观社会学家戈夫曼曾提出的戏剧理论认为,我们日常的行动其实都是在扮演某种角色。我们会根据自己对周围环境、情境的理解和判断,来选择不同的剧本与角色。人际传播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但这个“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经符号乔装打扮了的“自我”。
从这个意义上看,朋友圈作为一种自我呈现的社交平台,个体正是通过不发、精装和预制等不同的选择,来进行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
选择不发朋友圈,也许可以避免不真实、不统一的自我呈现。但那些通过预制和修饰等创作工具发布出来的内容,也不一定就不真实。毕竟,虽是预制的、美化的素材,但未必不能反映当时发圈人的心境。很多时候,这些内容往往更能反映出个体真实的希望和愿望。
当然,在这种“表演”和呈现中,人们也要警惕,避免自己入戏太深,成为一个工具人,最后陷入虚荣炫耀、自欺欺人和盲目攀比中,而不能自拔。一方面,这将不利于甚至会阻碍自己去探寻更真实的自我、去面对更真实的社会;另一方面,这也有可能会给本来就已经慌慌张张的现实生活制造更多“朋友圈焦虑”。
而且,根本上看,在社会化生存中,人们不能没有真实和真诚,这是建构信任的基础。特别是在当前快节奏、高压的生活环境中,人们更加渴望真诚地做自己、真诚地交流互动,希望能经历一种不过度掩饰、不刻意表演的真实轻松的生活经验。
记录生活,呈现自我。朋友圈里的大片儿和文字能让我们得到片刻的心灵放松和满足,但不能代表真实生活中的全部况味。
因此,品完预制过的精装朋友圈,我们仍需要在现实中的琐碎和庸常中扎扎实实地行走,一步一个脚印,不管是踉踉跄跄,还是健步如飞,都要把毛坯的日子过出声响,过出滋味。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