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209:57星期二申请收录标签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海报观潮|暑假应该怎么过?

新闻聚焦admin2024-06-3018

海报新闻评论员 张静宁

随着中考、高考、期末考试的陆续结束,暑假即将来临。

暑假如何过,是不少家长和学生非常关心也需要思考的问题。有的家长一到暑假就会有“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的焦虑;也有的学生经过了一学期学习的紧张情绪,就想利用暑假放松心情;还有一些家庭选择利用暑假展开一场身心的旅程。

在众多的选择面前,家长们既怕失去了提升分数、巩固成绩的好时段,又怕浪费了孩子们放松身心的好时光。补习班、旅游、研学、宅家阅读,到底应该怎么选?面对暑假,学生和家长如何不再焦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于学生时期的少年来说,学习当然重要,但如何学习,则是更需要思考的问题。频繁地刷题或者集中的培训,或许在短时间内确实会达到成绩的提升和知识储备量的增加,但也可能让孩子失去了时间管理、自主学习、深度思考和艺术品位的能力。这些能力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和未来面对生活的眼界。

而这些能力可以通过暑假来提升。比如对艺术的感知力,可以通过阅读一些文学书籍、更轻松地走进美术馆、博物馆来感知艺术的力量。不论是去哪一类场馆,走进去不是最重要的,投入进去才重要。现在,很多家长或者研学机构带着孩子去展馆参观,大部分以一种解说、介绍的方式,单向地向孩子传递展品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对于青少年来说,这种形式的到达率难以达到有所收获的教育期许。家长和教育机构不妨试试新的形式,比如在参观之前先将展品信息和背后的故事讲述给孩子,在脑中形成了既成的画面之后再去参观,也许能够加强孩子们和展品故事之间的串联。再比如可以只是给孩子带来一些启迪而非介绍,在卢浮宫的埃及馆前,曾有老师仅是弹奏古埃及的乐器,来传递给孩子一种来自文明古国的艺术氛围,为孩子们理解展品提供一种思路。

结果导向不如享受过程

“你学到了什么?”“你记住了吗?”是很多家长在结束了一场电影、一次参观、一次游玩后会问孩子的问题。这样的提问无形中为暑假的一次放松带上了“紧箍咒”。其实,不论研学、旅游还是观摩,这种视觉上的刺激与身心的体验感层层叠加,会给孩子在头脑中建立一种印象,让他们更深地体会到生活、学习的意义,这种体验也许没有明确成文的“观后感”,却会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以近几年备受追捧的研学为例,从“研学”本身看,它应该是一场内涵丰富的实践之旅,在游历的过程中激发孩子们思考,锻炼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孩子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学科环境中体验知识的力量。但实际上,大部分的研学都仅仅是走马观花地游景点、只学不游地看看书,甚至有的成为了孩子之间互相攀比的筹码。在研学之前,家长和孩子们都不妨想一想,研学的初衷。研学最重要的意义应当是体验,而非结果。古代文人雅士游历四方,在名胜古迹和山水之间,通过结交良师益友产生思想的碰撞,通过与自然的共处实现精神的自足,现在更应如此。与其关注孩子从研学项目中记住了哪些知识点、学会了哪些解题思路,不如就让孩子享受这一行程,在历史中感受洞见,在人文环境中增加底蕴,在行万里路中开阔视野。

制造焦虑不如激发内驱力

苏格拉底说:教育的智慧在于唤醒。如何唤醒孩子们内在的力量,找到学习知识的兴趣,也许比学习本身更重要。暑假,就是一个机会。

于是很多家长想到了“旅游”,旅游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游玩项目,既可以达到身体的放松,又能使心情愉悦,近几年大火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还能让孩子们开阔视野。如何在暑假旅游中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呢?

最重要的在于体验。真的在观星台看过宇宙的浩瀚,才能让孩子理解天体物理背后的奥秘;真的看过一场音乐会、一出戏剧,才能明白文学之美、音乐之姿;真正走进沉浸式的历史场景中,才能感受到穿越时空的生命力。真切地体验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暑假旅游就真的“不虚此行”,甚至这些感受和记忆会成为孩子们日后人生规划路上的草蛇灰线。

暑假应该怎么过,需要先回归暑假的“初心”。暑假的设置是为了让孩子们充分休息、尽情玩耍、开阔眼界、走进自然。所以,走进暑假的第一步,从奔向“快乐”开始吧。

来源:海报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