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910:09星期天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她在上海开了家女性书屋

新闻聚焦admin2024-03-08306

海报新闻记者 刘敬怡 上海报道

偌大的上海书城里有着小小一隅,明亮的书屋、摆放整齐的书本、处处可见的鲜花绿植、淡淡的百合香气,那里便是上海第一家女性书屋——馨巢书屋的新店。

馨巢书屋创办人王霞

对于书屋的名字“馨巢”,创办人王霞解释它为女性温馨的家、美好的家。

书友们把王霞称作馨姐。“我是2002年来到上海,至今20多年了。”19岁后,王霞就踏入社会开始工作,她从河南开封一路闯到北京,继而在上海扎根。此前24年里,王霞先是学纺织,后进入律所工作,又转行做金融销售,直到有了这家小小的书屋。

上海书城里的馨巢书屋

三年读书会社群经验,为小小书屋增砖添瓦

2017年,在王霞40岁的时候,遇到了职业转型期,想开书店但又不知道怎么开,王霞选择从读书社群做起。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加入了一个读书会社群,社群里正在为开书店招商加盟,于是王霞就去听了招商会,但后来种种原因导致没开成书店。

王霞告诉海报新闻记者,自己在读书会社群的时候,每周举办一场读书会,三年下来积累了几百场读书会的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意识到,前20年的工作时间里几乎没怎么读过书,读的书基本就是为了满足各种考试的工具书。她觉得,应该读点书了。

随着书店逐渐作为一个商业项目后,王霞便开始思考,要用读书丰富人生的话,那应该读什么书呢?跑书店实地考察后,王霞发现大家好像都有选书的困惑和选择读书场景的困惑。在电子书盛行的时代,王霞和她的团队认为,线下面对面读书的场景还是有一定市场需求的,于是专属于她们的线下实体书店规划便形成了。但书店开业后怎么变现、能变现多少等问题,她们并没有精准预期,在大概的测算下,她们决定先一边开书店一边尝试。

2020年12月2日,馨巢书屋在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5110号开业。王霞回忆道,那时做了一场很盛大的开业仪式,从早晨开始,不间断地做了五六场分享会。

馨巢书屋开业活动现场

馨巢书屋开业活动现场

从2020年底馨巢开张到去年11月闭店迁址,线上线下举办了500多场阅读沙龙。每周一下午举办的《红楼梦》精读会,已经超过100期,预计今年6月,书友们将一起读完这部巨著。上个月,馨巢书屋还未开张,就已经与上海书城、上海书店出版社合作举办了一场《耶鲁需要女性》新书分享会。

搬到新店后,馨巢书屋书友们精读《红楼梦》

“女性书店”的一步步成长

“在我开书店的第一年,每天被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会开一家女性书店’。”王霞说,当时自己决定开女性书店是非常偶然的,开书店前的三年读书会社群里,累计300多场的读书会中,王霞发现参与者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女性,不管是什么样的聚会、沙龙参与者大多是女性。王霞觉得很好奇,便决定用女性视角,做一个专为女性读者服务的空间。

书店营业一段时间之后,伴随着“女性读者聚在一起干什么”“解决她什么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冒出,王霞便开始围绕这些“计划外的问题”,反复调整馨巢书屋的处处细节。

馨巢书屋原址空间

王霞说,她自己并没有性别理论基础,也没有做过性别研究,只是好奇为什么女性读者多。后来发现女性社会学问题挺有意思,便又拓展了很多书目。

“当时有人对我说,你开女性书店,居然不知道《蒙马特遗书》吗?每当别人问起来但我却不知道的时候觉得特别尴尬。别人说一本书好像天下人都知道,就你不知道,然后你还开书店,每次被问到我就挺心虚的。”王霞笑着说。随着时间推移,他人所提及到的、她不知道的人物传记,王霞便偷偷买回来看,然后在书屋上架。就这样,书屋的书架慢慢地丰富了起来。

起初,馨巢书屋围绕女性的医学照料、养育教育子女、自我素养提升、传统文化、人生哲学等内容添置了大量书籍。但有一位书友在书店走了一圈,瞟了一眼,冷冷地说,“为什么开女性书屋却不全部放女性作者写的书呢?”

馨巢书屋原址空间内的女性作家书架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可以为女性作者提供更多的展示空间,所以就把女性作者创作者书目调整到80%以上,原来仅占50%。把男性作者写的市场类的、社会类的、历史类的、公共社会类的书下架,其中也下架了很多我很喜欢的书,把这些架子空出来用来放女性作者写的书。”王霞认为,服务女性读者重要,服务女性作者也很重要。

男性作者的写的书还要不要放?王霞认为是需要的。馨巢书屋开辟了一个名为“他与她们”的栏目,放男性作者和他写的第一视角的女性,例如莫言的《丰乳肥臀》、梁晓生的《母亲》等。王霞认为,这些书籍有利于两性之间对话,因此对这个栏目的书籍放置,她们在不断地调整和探索。

在开女性书屋的过程中,王霞也得到了社科院和妇联等一系列组织的支持。王霞回忆:“中国妇女报的一个总编给我推荐说,伦敦大学有一个图书馆设有女性书馆,馆内藏有中国妇女杂志等一系列期刊,甚至是全球的女性期刊,然后我就找海外志愿者帮我拍图书馆的书架,虽然拍得书目不对,但拍过来后发现他们对于书的分类做的很好,我们也学习和借鉴了一部分。现在我们的读者如果在别的角落、别的城市,只要看到相关信息就会拍下来发给我。”

大书城里的小书店

馨巢书屋搬到上海书城之后,书友们跟王霞反映位置更好找了。王霞说,旧店的位置在园区里面,往往连路过的人都没有,且没办法让客流量与环境实现共生,搬到上海书城后还有人路过进来看一眼。

上海书城内的馨巢书屋

“我们还需要支持和成长,有了上海书城的大氛围,更有助于这个小书店的成长。有这样的一个大的平台,我们可以合作联营,共同做社群服务。大家都是在做全民阅读,而我们是细分板块,并且书城有更多图书和出版社的资源,他们也会帮忙对接举办活动。”

馨巢书屋书友们在上海书城参加分享会

搬到上海书城后,馨巢书屋开始更加注重内容与服务。王霞谈到,新店空间小,书架也少了,所以对于书籍的选择和摆放要有精准定位,不断地筛选,为什么摆放这些书籍等都要有一定的思考,所以难度更大了。

目前,馨巢书屋采取开书单、由上海书城提供书籍的模式。外围书架分为她艺术、她文学、她心理、她职场、医学与照料、世界女性百科全书等多个主题,意在形成“提升城市温度的知识平台”。走进书屋则是“她在此阅读的时光”,书架上也有“她的热爱”“她的自由”“她的智慧”“她的气息”等多个主题标签。

对于目前实体书店的现状,王霞认为,同样是开书店,差异性就是初期和成熟期、品牌和非品牌的关系,品牌书店肯定是赚钱,初创的书店可能连生存的机会都没有。她认为,开书店的最终目标还是激发创作力、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想让读者成为常客,常来买书,王霞认为只要用心做是能做到的,但现在书店行业收入低、人才缺乏、创新力缺乏,也是有难度的。王霞坦言:“所以,要多一点时间和耐心,多一些尝试。现在书店想实现线上和线下立体化服务,这样的阅读生态还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那就一步步来,先把线下做好。”

来源:海报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