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205:55星期天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保护区海滩被割裂、养殖尾水直排入林——海南部分地方红树林生存环境受威胁

新闻聚焦admin2023-12-01329

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海南报道

近海的茫茫蓝色里,绿意交织伸展,形成一片葱茏的海上绿洲。这样的场景,原本在海南岛的红树林湿地上随处可见。

近日,海报新闻记者跟随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到海南省文昌市发现,在文昌市清澜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内,一条约1.5公里长的海岸带上,养殖塘取排水设施星罗棋布,将原本宽阔的海滩割裂成一道道沟壑。该保护区面对此前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所点出的问题,整改工作推进缓慢,严重威胁到该区域红树林的生存环境。

清澜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大量养殖塘取排水设施导致海滩被严重扰动侵蚀,沟壑密布

拖网、地笼随处可见

保护区内违法存在养殖塘

红树林树皮富含单宁酸,这一物质遇到空气容易氧化而成为红色,故而得名“红树林”。海南岛是我国红树植物的分布中心,红树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类型多样,约有6100公顷。

12月1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一批典型案例,值得注意的是,海南省一些地方红树林保护不力、侵占破坏问题仍然多发是首个被通报的案例。

通报提及的文昌市清澜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文昌市清澜港沿岸一带。据公开资料,该保护区范围内有红树植物品种19科24属36种,是全国红树林保护最为完整、品种最多、生态结构最好的保护区之一。

在此次通报中,该保护区被指其缓冲区内长约 1.5 公里的海岸带上,大量养殖塘取排水设施遍布海滩、破坏岸线,海滩被严重扰动侵蚀,沟壑密布,触目惊心。养殖塘取排水管道大量穿越保护区核心区,违法侵占核心区问题突出。缓冲区设有养殖塘排污口,养殖尾水直接排入红树林。

养殖塘取排水设施穿越清澜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事实上,早在2017年,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海南省反馈意见时就提出“清澜省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鱼虾养殖面积多达760公顷,分别侵占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面积的31.4%和20.3%”。对此,海南省制定的督察整改方案表示,2020年底前完成保护区范围内鱼虾塘全部清退,实施退塘还林还湿,严格规范自然保护区管理。

但海报新闻记者在跟随督察人员下沉时发现,2018年以来,文昌市虽陆续清拆了该保护区内部分养殖塘,但仍有一些养殖塘清退方案直到 2020 年才制定,且清退工作推进缓慢,核心区、缓冲区内多处生产用房仍在使用。

督察组暗查发现,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随处可见渔船、渔网

无独有偶。在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督察人员发现该保护区的缓冲区、实验区仍违法存在约560亩养殖塘、7个渔船临时停靠点,上百艘渔船随意进出,拖网、地笼随处可见。

虽以“红树林”为名,但上述保护区内发生的一系列破坏红树林生存环境行为。

“家底”还未摸清

海南尚未出台红树林资源保护发展规划

随着深入调查,海报新闻记者发现,红树林在海南的情况不容乐观。督察组表示,直至督察进驻时,海南省尚未出台红树林资源保护发展规划,也未建立相关档案。

《海南省红树林保护规定》明确提出,保护范围包括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已在沿海潮间带生长的红树林、红树林地 (含生长红树林的滩涂、湿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用于恢复、发展红树林的滩涂、湿地)等。规定还提到,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红树林资源保护发展规划;省和红树林资源所在地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建立红树林资源档案;禁止砍伐红树林。

但由于顶层规划缺失,分布在自然保护区之外的红树林底数不清,保护范围不明,保护措施难以落实。更让人震惊的是,个别地方保护意识淡薄,缺乏监督检查,红树林砍伐破坏时有发生,直到督察时,当地相关负责人才知道红树林已遭受破坏。

儋州市光村镇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内21.9亩红树林被陆续砍伐

督察人员在现场利用卫星影像将红树林生态破坏情况一一摸清:2022年以来,儋州市光村镇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内 21.9亩树林被陆续砍伐。2023年5月以来,临高县博厚镇马袅湾生态保护红线内约6亩红树林被砍伐破坏。

临高县彩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900余株红树林,2019年以来陆续枯死,但保护区管理部门未开展相关巡查,也未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拯救恢复措施

这也并非海南省首次因红树林保护问题被点名。上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海南富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开发红树湾房地产项目过程中持续填海造地,侵占澄迈县花场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根据有关记录,项目建设过程中先后5次破坏红树林,累计毁坏红树林约4700株。2019年4月,红树湾项目继续在保护区内填海建设楼盘,以致阻碍潮水交互,造成保护区范围内的1582株红树林枯死。当地林业部门所立的“公益林界桩”和宣传牌,有的被推倒,有的和枯死的红树林一起,被掩埋在泥土中。

“摸清家底是一项系统工程,摸清家底后才能管理,而后续的修复工作、科学管理,也应该由相关的保护规划来进行引领。”督察人员告诉海报新闻记者,之所以点名海南红树林保护顶层规划问题缺失并非小题大做,而是能让保护红树林工作进行得更加有序、科学,更是一个基本的保障。而这一点,也是本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针对红树林保护工作与此前督察视角的区别所在。

离开现场时,一阵海浪涌过。无数曾经致密、幽静、稳稳扎根于滩涂之上的天然屏障,有着明显被砍伐的迹象。一些遭砍断的枝条,就放置在滩涂上。

修复关键在选择宜林地

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收益

21世纪以来,我国积极开展红树林保护与修复,但红树林的修复并不容易,成活率较陆地植苗造林低。

督察人员告诉海报新闻记者,红树林生长的海滩环境风大浪大,植物需要适应强烈的盐碱环境和潮汐变化。修复的关键在于宜林地的选择,理论上,平均海平面至平均高潮位之间的滩涂都可用于红树林造林。简单来说,红树林修复区域的选择首先是要求海水的交换能力要强,也就是红树林生长区域在涨潮、退潮时的海水流量应保持平衡。

有数据表明,全球50%以上的红树林面积下降是由于围塘养殖造成的。综合我国红树林现状与保护修复目标,业内认为,以退塘还林、虾塘改造进行的生态改造与修复应该形成国家战略布局,并作为未来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的主要方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廖宝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往红树林的修复和营造单纯重视植被,而现在,大家更加注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整体修复。

“除了种树,我们必须要留一点潮沟、光滩和浅水水域给野生动物。100亩滩涂地,种植红树林原则上不宜超过60亩,剩下40%的空间,可以给鸟类或还有其他动物的栖息。现在这方面我们是越来越科学,不像以前大面积把红树种植下去,红树林种类也是尽量选乡土种,减少外来种的种植。”廖宝文说,全世界红树林的种类有80多种,而中国本土的红树植物种类有37种。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王文卿长期从事红树林研究。在他看来,在红树林开展养殖活动,并非“破坏生态”的代名词。科学合理的养殖,能够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实现协同效应。

王文卿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不能将山林保护思维简单地套到红树林保护领域,应当将其作为一个湿地生态系统通盘考量。“红树植物并非种得越多越好,一方面,要注重树种多样性,避免树种结构单一;另一方面,要适度‘留白’,合理的光滩与养殖面积,能够为珍稀鸟类提供充足的栖息与觅食空间。”

王文卿认为,关键在于充分评估环境影响和有效管理,改变传统粗放的养殖行为,在养殖模式、养殖容量上大做文章,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收益。

来源:海报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