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304:01星期一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买延误险赔代金券,保险赔付岂能任性?

新闻聚焦admin2023-10-27342

“在机场等了一晚上,最后收到的‘赔礼’竟是几张一时半会用不上的代金券。”飞机晚点后,沈女士原本庆幸买了航班延误险,可以获得赔付,没想到平台只赔偿了代金券。不少消费者近日反映,在平台购买航班延误险后,如发生航班延误的情况,平台只赔付几张代金券,且设置使用期限。(10月26日《法治日报》)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2022年全国民航航班运行效率报告》显示,去年全国客运航空的平均航班正常率为94.98%。这意味着,5%左右的航班不正常或者不准时,特别是每年6月至8月期间,受天气因素影响,航班不正常率较高。保险公司看准商机推出航班延误险,订票平台代理销售,不少旅客购买了该保险产品,以为会在航班延误后获得现金赔付,没想到平台赔付的是代金券,且使用时限和次数受限制。

旅客购买航班延误险时支付的是现金,而平台赔付的却是酒店代金券或者机票代金券,这明显是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然而面对旅客投诉,代理平台回复称“正常操作”“都是这样理赔的”。记者对多个订票平台调查发现,航班延误险均在机票付款界面搭售,但赔付内容和标准隐藏较深,很多旅客应该是稀里糊涂买了航班延误险。

平台对购买航班延误险的旅客赔付代金券,侵犯了旅客多种权益。由于未显著标注赔付方式或具体表述不清晰,且显示“¥”符号造成误导,侵犯了旅客知情权;部分平台没有给旅客选择赔付方式的机会,实为霸道行为,侵犯了旅客自主选择权;由于旅客没有获得公平的交易条件,在不了解赔付方式的情况下购买该保险产品,公平交易权也受到侵犯。换言之,平台的保险赔付方式很任性,旅客权益很受伤。

订票平台相关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多个条款,也不符合《保险法》规定。如《保险法》第四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反观订票平台在代理航班延误险时,不仅没有明确标注赔付方式,还把本该赔付的现金换成代金券,与诚实信用原则背道而驰。律师也指出,平台作为保险代理人有如实告知并履行合同条款的义务,但多个订票平台不仅未履行法定义务,而且还涉嫌故意侵权。

对此,旅客要谨慎购买航班延误险,一旦遭遇侵权要勇于维权。比如在报道中,陈先生不接受平台赔付的代金券,要求对延误险进行退款,一番交涉后,平台最终同意赔付200元现金。这就是勇于维权的结果。希望更多旅客积极维权,促使平台赔付现金。同时,对于侵害众多不特定旅客权益的订票平台,消协组织应当考虑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让侵权者付出应有代价,倒逼侵权者纠正不规范的延误险销售行为。

同时,有关方面对航班延误险销售乱象有必要开展专项治理,对其中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保险法》的行为,应当责令保险代理人限期整改。也就是说,只有约束平台的任性赔付方式,规范延误险销售行为,才能依法保障旅客合法权益。此外,还应考虑及时出台规定,明确禁止保险人、保险代理人用代金券代替现金赔付,进一步约束平台行为。

来源:北京青年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