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7月底,各主要网约车平台已公告下调抽成比例,下调幅度普遍在1%~3%。今年4月,交通部发布《2023年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降低过高抽成工作方案》,推动主要网约车平台公司降低平台过高的抽成比例上限。对此,有受访网约车司机表示,下调是好事,但感受不明显;还有司机反映,因平台不断推出优惠活动导致收入不升反降。
“每一单的抽成比例都不一样,下调两三个点,根本感觉不到。”从业两年多的安徽合肥网约车司机陈师傅向记者展示了他9月3日的订单收费明细,乘客支付金额为8.25元、32.92元、85.45元的订单抽成比例分别为21.2%、25.6%、29%。记者以司机身份咨询网约车平台客服,对方表示,受订单距离、时间长短、拼车等因素影响,每笔订单会收取不同比例的服务费。“抽成比例还是很高。”陈师傅说。
与陈师傅有同样感受的不在少数。有受访司机表示,抽成比例虽然下降了,但实际到手的收入不升反降。一位天津的网约车司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视频里算了一笔账:一单100.46元运费的订单,平台显示抽成比例为11.3%,按理说司机应收入89.11元,但由于平台给乘客优惠了24.77元,乘客实际支付75.69元,司机获得的实际报酬仅为67.14元。“我不理解,平台搞优惠,为什么要司机来买单。”该司机说。
“一单乘客支付80多元的行程,我到手才50多元,算下来扣掉的钱超过30%。”北京网约车司机赵师傅表示,他所在的网约车平台挂靠在聚合平台上,在网约车平台抽成的基础上聚合平台还要抽取服务费,他的收入也不升反降了。
对此,陈师傅也反映,近期优惠单变多,有平台还强制派单。“有的特价单每公里司机只收入1.2元,基本不怎么挣钱,但不接特价单平台就不给你派其他单。”
对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教授肖竹认为,抽成比例的调整牵涉平台、网约车司机与消费者三方的利益平衡,应该建立公开、透明与合理的决定机制。
对此,肖竹建议,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建成包括订单分配、抽成比例、劳动定额、工作时间、奖惩制度等在内的平台劳动者收入的合理形成机制。同时,由相关工会组织与行业协会、企业代表组织等进行积极的平等协商,并不断探索行业(区域)职工代表大会、劳资恳谈会等适合新业态用工群体特点的民主管理形式,为新业态劳动者劳动收入增长等劳动权益的实现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形成机制。
来源:工人日报
LPR连续四月不变 专家预计短期内仍将持稳
北京残奥会吉祥物“福牛乐乐”设计者吴冠英病逝,享年67岁
【图片故事】高考开考前的120分钟
张艺谋等主创独家“揭秘”:从《满江红》到“满堂红”是怎样炼成的?
孙熹之《夜城赋》正式收官 悬疑拉满结局逆转
《你是否真心爱过》全网首发,歌手朱桦X音乐剧《画皮》联动演绎
电影《回廊亭》曝主题曲《光》MV 走心治愈0310姐妹温暖相约
《少年歌行》定义“新武侠”,刘秀化身“百晓生”
《长月烬明》: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码表达
华晨宇实体专辑《希忘 Hope》 网易云音乐预售 预约已超1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