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703:31星期天申请收录标签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在福建厦门,感受经济的别样火热

新闻聚焦admin2023-06-24327

中新社厦门6月23日电 题:在福建厦门,感受经济的别样火热

中新社记者 刘亮

六月的福建厦门,骄阳似火。随着端午假期的到来,一大批海内外游客涌向这座蜚声国际的旅游城市。

厦门旅游的火热有目共睹,但这只是厦门的一面。行走在这座海滨城市,塔吊林立的新机场建设场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多元布局、迈向“深蓝”的海洋经济……在厦门的碧海银滩之外,处处展露旅游名城的别样火热。

在厦门翔安机场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炙热的阳光下,施工人员在奋力加快建设“进度条”,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厦门翔安机场是全球少见的海岛型机场,从2022年全面开工到2026年将正式通航,仅有短短四年时间。”厦门市机场片区建设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吴洪钦介绍,机场核心区规划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能满足多种大型飞机的起降要求,预计终端年旅客吞吐量可达8500万人次。

“机场建成后,厦门市将开启‘双机场’时代。”吴洪钦说,翔安机场将融合国际最先进的建设标准建设,立体式换乘、自动化办证、智慧调度和指引……届时,旅客将迎来耳目一新的出行体验。

在厦门,面向未来的新气象不仅展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更展现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

“如今被业界奉为‘未来最大蓝海’的储能行业,在2019年时还是一片‘没人明白的海’。”从2019年成立至今,短短几年时间里,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实现了从“0”到“1”的规模化量产交付,更成功跻身产业第一方阵。在速度“狂飙”的背后,该公司联合创始人王鹏程表示,既源自公司在技术、组织迭代,生产效率提升等方面的强大执行力,也包含公司对储能行业在“成本”要素上的有力预判。

6月20日,媒体采访团来到海辰储能公司进行采访。中新社记者 刘亮  摄

像海辰储能这样向未来产业奋进的企业不止一家。作为厦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平台,厦门火炬高新区早在十几年前就前瞻性布局新能源产业。同翔高新城,就是厦门火炬高新区的重要园区之一。

“通过搭台引资、培育新苗,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如今,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厦门城市发展的一张亮丽新名片。”同翔高新城片区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庄志龙说。

“在致力于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同时,我们也在推动生物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厦门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伟民介绍,“十三五”以来,厦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0%,连续两年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人民币。未来,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厦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蓝图中不可或缺。

厦门,因海而生,也因海而兴。“发展海洋经济是厦门的天然优势和必然选择。”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一级调研员林瑞才说。

多年来,厦门不断做好“海洋文章”,海洋产业实现蓬勃发展——每平方公里海域创造的海洋产业增加值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十倍以上。在林瑞才看来,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当地“智囊团”的支撑:“厦门市是中国海洋学科的发源地和摇篮,拥有厦门大学等诸多涉海院校,以及多个涉海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涉海科技从业人员数千人,这些都为厦门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6月21日,记者采访团来到厦门海洋经济公共服务中心。中新社记者  刘亮 摄

作为中国面向海洋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厦门长期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入境维修产品监管新模式……在厦门自贸片区大数据服务中心,多项在全国推广的“厦门经验”,记录着这座城市对外贸易发展的火热。

在中国商务部联合多部门设立的十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里,厦门市湖里区榜上有名。“进口酒总量上,厦门进口的啤酒位居全国第一,烈酒位居第二,葡萄酒位居第五……”,透过进口酒的亮眼数据,可管窥该市发展进口贸易的优势。这些优势的背后,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郑耀认为,“一站式”的酒类检验专区、全国首创的“进口酒快检”模式、“72秒通关”等举措,功不可没。

厦门因旅游闻名,但旅游折射出的只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未来发展蓝图中,厦门市在相关规划文件中透露,除了将继续打造国际滨海旅游名城之外,还将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积极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与新能源、海洋高新、数字创意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可预见,厦门的形象将更加丰富多彩。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