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华盛顿3月7日电 题:拜登国情咨文背后的美国“真相”新华社记者许缘 邓仙来 熊茂伶美国总统拜登7日晚在国会发表任期内第三次国情咨文演讲,阐述执政成绩及竞选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全球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最多的技术人才,科技创新能力正不断提高,中国人民勤劳且注重教育,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中国经济拥有强大韧性、巨大潜
新华社法兰克福3月7日电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7日宣布,把德国、英国、法国、荷兰、瑞典和比利时六个欧洲国家银行业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路透社当天援引穆迪分析
央视网消息: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了外资金融机构的热议。多位外资机构经济学家表示,面对多重困难挑战,2023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2024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多位海外侨界人士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提交大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并向外界释放中国愿与全球共享
“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美媒炒作“中国冲击论”用意何在新华社记者近日有美国媒体称,“中国冲击”再次席卷世界,中国廉价商品可能威胁他国产业发展。某些西方媒体一贯
“听了中国政府今年的工作报告,我们更有信心进一步投资中国、做大做强在中国的业务,相信我们的回报也是可期的。”世界知名清洁设备提供商——德国卡赫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多家海外媒体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显示了中国在努力提振经济,对本国经济充满信心。
所谓“她经济”,指的是围绕女性消费所形成的特有经济圈和经济现象。近年来,随着女性精神诉求的提升和消费意识的觉醒,“她经济”正不断激发消费新动能。妇女节将至,“她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2月28日文章,原题:从2024年中国两会看“一带一路”的未来和期望 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21世纪最大的大型发展项目,成功消除了
期待搭乘中国发展快车(海外关注)3月4日,春风和煦,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作为观察中国发展的重要窗口,中国两会受到国际社会和华侨华人的高度关注。
今天的《他们看好中国》首先让我们走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他在中国有着多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长时间对中国的观察和研究让他十分看好中国经济。
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即将召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关键词受到国际人士的关注。他们认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对于中国自身来说意义重大,同时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也将起
中新网3月1日电 据民调机构盖洛普公司发布的最新民调结果,移民问题近五年来首次成为美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此外,超六成民众认为美国经济正在恶化,近八成受访者对美国
欧洲经济的内外环境缺乏正能量,经济增长态势步履维艰。囿于德国与法国两大经济引擎的低迷表现,欧洲经济整体复苏态势持续疲弱。欧盟机构认为当前的关键弊病在于“欧洲自己
美联储近日发布1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联邦基金利率可能已达峰值,但过早放松货币政策立场存在风险。近期,美国公布多项1月经济数据,显示美联储反通胀进程出现反复。
欧洲经济的内外环境缺乏正能量,经济增长态势步履维艰。囿于德国与法国两大经济引擎的低迷表现,欧洲经济整体复苏态势持续疲弱。欧盟机构认为当前的关键弊病在于“欧洲自己
2023年四季度,英国GDP环比下降0.3%,为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被经济学家视为“技术性衰退”。高通胀仍是英国经济增长的最大障碍。高通胀迫使英国央行维持高基准
央视网消息:开年以来,中国宏观政策频频发力,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对中国经济增速的上调,重要原因在于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宏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