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真人秀节目的镜子作用,传递有益于世道人心的正向力量?这道考题不仅考验着创作者的本领智慧,更是从业者良知和担当的“试金石”
“人物越有争议,节目越有看点。”一些真人秀节目真是用足了这一流量密码。
比如,一档婚恋类综艺中,某女嘉宾言行不一,频频说谎,肆意发脾气,引发网友大量批评。尽管如此,节目还是凭借“争议人物”将热搜收入囊中,赚到了实实在在的流量。
有人会说,真人秀就是要真实,现实生活里有美丑,节目里也可以有,人物的负面言行可以起到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真人秀对观众的吸引力,就在于通过别人的故事来反观自己的生活,无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有“镜子”的作用。就像小说、戏剧和影视作品里的反面人物,是必要且合理的。上述女嘉宾不当言行引发的网友批评,就显示了大众的“三观”之正。
不过,问题没有这么简单。真人秀不同于虚构作品,后者如小说、戏剧、故事片等,其“反派角色”的负面行为可通过“惩恶扬善”的人物命运设置来平衡,从而传达创作者明确的是非判断和价值观。真人秀节目则不同,参与者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录制过程又通常强调“没有剧本”,节目中人物的不当言行会直接暴露在观众视野中,错误示例和蔓延效应更加明显。
更关键的是,一些真人秀播出平台和制片方,会在逐利诉求驱使下,用足“黑红也是红”的制胜逻辑,在黑—红的“正反馈”中不断加大更有争议性的内容比重,放大负面效果,这对当下文艺生态的影响不容忽视。
对真人秀节目参与者而言,一旦将家务事搬上台面,就逃不过被讨论的命运,而成为公众人物,也意味着其言行将受到公众的审视。真人秀节目容易引发关注,但平台和制片方不能滥用这种关注。如何发挥真人秀节目的镜子作用,传递有益于世道人心的正向力量?这道考题不仅考验着创作者的本领智慧,更是从业者良知和担当的“试金石”。
来源:人民日报
塞尔维亚政府向北约驻科索沃部队致函 要求向科索沃派出塞军警
兔年守“听”待兔,今起关注中国之声开“直播盲盒”等待兔吉祥
电影《最佳前女友》杀青 展现科技与爱情
年代情感剧《情满九道弯》开播 种丹妮投身创业浪潮勇敢追爱
动作警匪爽片《冲锋》杀青 方中信吕良伟安志杰上演巅峰对决!
《克拉和玛依历险记》定档3月22日 打响生态保卫战
超人气流行歌手“萌德”献声萌鳄 为《鳄鱼莱莱》注入魅力
电影《爱很美味》释角色预告 “普通女孩”刘净变身“反套路大女主”
什么情况下,被打还手会被界定为互殴?
2023“行进黄南看发展”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青海黄南行采访活动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