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凡
宏不得不在影片前半段挤眉弄眼、故弄玄虚,演的人拧巴,看的人也别扭。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像人贩子警长这样从头坏到尾的角色,导致影片想在人物关系上持续营造张力也完全没了空间。
事实上,电影的反转必须服务于剧情,它应该是故事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自然延展,是为了让电影更精彩而采用的一众方式,不能为了反转而反转。影片尾声,在所有人都知道被绑架的女儿不会死,也早已猜到女老师和探长的身份以后,本片仍在自顾自地讲解着自以为是的“精心布局”,丝毫不顾及银幕前早已失去耐心的观众,真的应了那句“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同样的错误已经在《误杀2》中犯过一次了,这一次陈思诚亲自披挂上阵,却还是重蹈覆辙。
莫让《误杀》成“误会”
纵观世界影史,像《误杀》一样的系列电影真是罕见。系列电影的基本特征,要么是在故事上拥有连贯性,通过系列作品建立独有的叙事宇宙,比如《指环王》系列;要么是通过同一个主人公贯穿完全不同的故事,比如由不同演员出演的《007》系列和由同一个演员出演的《碟中谍》系列。
而《误杀》系列对这些基本的游戏规则并不理会,既不要故事贯穿,也不要人物贯穿,而是脑洞大开地首创了演员贯穿的奇异规则:三部作品唯一的共性在于都是由肖央扮演一位绝望的父亲,最后再送一个反转,而影片内容和“误杀”二字的关联似乎越来越少。
《误杀》首部上映于2019年,那时陈导还处于谦虚发力期,一方面老老实实承认《误杀》翻拍自《误杀瞒天记》,另一方面规规矩矩操作,在强大的剧本支撑之下,电影同时赚得口碑和票房。2021年,陈导早已功成名就,跻身百亿导演,内心对忠实地翻拍似乎有了芥蒂。他的团队顺势推出的《误杀2》,找到一部20年前的美国电影《迫在眉梢》做母版,对剧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钱还是挣到了,但口碑却一落千丈。
其实,作为商业电影的操盘手,能够认识到剧本的重要性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对自己的创作能力估计过高就会带来一定风险。在连续经历了《解密》和《误杀3》的口碑失利之后,不知聪明如陈导会不会做出一些反省。再不然,退居二线做个伯乐,多发现并培养几个柯汶利,不也很好吗?
《误杀》系列如果还有第四部,我希望片方不如大大方方地继续翻拍经典作品,然后诚实、耐心地进行本土化改良,或者干脆把话语权交给真正拥有强大原创能力的人。只有这样,系列电影的生命力才能够得以延续,扣人心弦的《误杀》才不会变成令人尴尬的“误会”。
截至1月9日,由陈思诚担任监制并领衔编剧,由肖央主演的电影《误杀3》累计斩获6亿元票房,略低于早一日上映的《小小的我》的6.08亿元,成为元旦贺岁档第二大票仓。结合去年度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表现,这样的票房成绩不能说差,但就影片本身质量来说,却有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快节奏扰乱了叙事
自从2015年退居幕后专注打造《唐人街探案》系列以来,陈思诚在每部自己看重的作品中都会亲自领衔编剧团队,导演可以不做,但剧本必须抓在手中。在《误杀2》遭遇口碑滑铁卢后,他决定亲自担任《误杀3》的编剧,信心满满地要为这个系列挽尊,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本片故事依然设定在架空的东南亚某国,富翁郑炳睿的女儿在生日宴上突遭绑架,绝望的父亲料定当地警察队伍指望不上,于是决定单枪匹马展开营救。鉴于之前《消失的她》的成功经验,本片坚决地贯彻了快节奏的叙事策略,开篇即进入危机。然而40分钟过后,观众就明确知道了郑炳睿曾是人贩子的帮凶,身披污点的男主人公随即停止了行动,电影转而进入被害女警官梁素娥的故事里。这种在节奏上单纯求快的做法,不仅没能对电影的悬疑感起到任何辅助作用,反而在故事基础并不牢固的情况下,严重扰乱了叙事。
电影工业的发展历程反复证明,靠视听语言无法有效构建起悬疑类型。视听只能是包装,构建悬疑类型的核心必须是内容,而内容的关键是讲个好故事。本片的故事并不新鲜,仍然是照搬《消失的她》里众人合力布局申冤的老套路,且在40多分钟时就自揭老底,坐实了男主角的反派身份,至此这戏就基本演不下去了。而在讲故事的方法上,本片也显得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多次转换视角却既没能抓牢叙事线索,也没能形成足够有力的反转,结果自然是把一个本就单薄的故事讲得既平庸又凌乱。
为反转牺牲了人物
在剧本结构和叙事节奏全面崩坏的前提下,人物塑造自然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严格意义上讲,肖央扮演的郑炳睿根本算不上本片的主角。反派身份被过早揭示后,他的救女行动立刻显得苍白。尤其是影片的后半段,他不仅没能实施任何关于自我救赎的举措,反而在反派警长的威逼之下选择违背人性地继续作恶,这样的人物在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里飞身去挡那颗射向女儿的子弹还有什么意义呢?
探长张景贤虽然是代表正义的布局者,可为了后面的反转,扮演者段奕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