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北京报道
保险诈骗犯罪扰乱保险行业经营活动和社会经济秩序。1月3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局长华列兵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当前,保险诈骗犯罪呈现四大特点。
华列兵介绍,车险、人身意外险等传统类型犯罪仍然突出。不法分子有的裹挟行业、机构工作人员内外勾结作案,有的通过专业“碰瓷”、多次制造“高档二手车”碰撞事故骗取理赔金,有的为骗取高额意外险理赔金而进行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性质十分恶劣。
犯罪手段加速变异、骗保险种持续增多。为应对金融监管、逃避刑事打击,不法分子保险欺诈手法不断升级迭代,虚构事故、夸大损失、冒名顶替、虚假销售等犯罪手段变异翻新。新型险种诈骗犯罪高发频发,呈现出由传统险种向雇主责任险、团体意外险、运费险、退货险等全保险业态蔓延的态势。
犯罪主体职业化、作案团伙化趋势明显。此类犯罪贯穿投保、经纪、理赔业务全流程,职业涉及汽修、医疗、鉴定、评估全环节,人员涉及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以及保险中介、理赔定损、医疗鉴定、汽车修理等全链条,不法分子与行业、机构内部人员勾结作案,形成“窝案”“串案”问题特征明显。
隐性欺诈风险增多。一些不具备保险业务资质的实体或空壳公司,针对交通运输、农牧渔业、新能源等行业,以“统筹服务”“安全互助”等新业态为幌子,诱导客户购买其自行推出的伪假保险产品,并通过频繁更换经营地点规避监管,极易造成群众财产损失,破坏社会安全稳定。
“总的来看,当前,保险诈骗犯罪形势依然较为复杂严峻,严重扰乱金融保险市场秩序,侵蚀保险业发展成果和保障基础,危害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的发挥。”华列兵表示,对此,公安机关将继续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协作配合,推动完善监管制度,堵塞经营制度漏洞,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探索依法打击保险诈骗犯罪的新模式,切实构建保险领域良好营商环境,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以高水平安全护航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上,公安机关向社会公众提出加强保险诈骗防范的四点提示:一是提高个人防范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保险。二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确保信息安全准确。三是选择信誉良好的保险机构,降低被欺诈风险。四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正规渠道维权,拒绝非法代理维权,不轻信“代理维权”“代理退保”等虚假承诺,拒绝恶意投诉等。
来源:海报新闻
西安一隔离酒店收取阳性客人物品赔偿费引关注 酒店回应:客人贴身物品需要销毁
日本女子组合XG 发布出道以来第三首新单曲 《SHOOTING STAR》MV
《灿烂的转身》暖心收官 秦岚邓家佳摆脱困境共赴灿烂新天地
《惊天救援》发布新预告 俞灏明演消防员倒挂入火海生死救援
危急关头,“中国护照”带你回家
聚焦首部心脏骤停报告|早6点晚6点,心脏更容易“罢工”
海报时评丨高铁一女子被掌掴,是“互殴”还是“正当防卫”不应止于热搜
斗鱼回应监管进驻:将进一步优化平台内容审核机制
“骂死”女大学生被判赔19万元,西安房东:不服,已上诉
江苏江阴涉枪伤人案两嫌犯已确认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