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07:08星期三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巴黎圣母院“重生”的启示

新闻聚焦admin2024-12-0971

当地时间12月8日,巴黎圣母院重新对外开放。大火后的“重生”,让人们既振奋又欣喜。社交平台热搜话题下,不少人留言“人类文明生生不息”“浴火重生令人感慨”。

回到5年前,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傍晚,正在做局部维修的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标志性的尖塔在火焰中倒塌,教堂的屋顶几乎被大火摧毁,巴黎街头人们相拥而泣,世界为之震惊悲痛。法国总统马克龙曾作出承诺,在5年内完成重建工作。

“一砖一石,日复一日,一世纪接一世纪,爱从未消逝。”而今,这座800多岁的大教堂再次敞开胸怀,继续记录和见证历史。巴黎圣母院的“重生”带来了哪些启示?

据报道,从2019年到2024年,2000多名工匠和专家参与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工作,历时5年,耗资近7亿欧元(约53.5亿元人民币)。而仅仅清理烧焦的木料和其他残骸,以及加固拱顶和扶壁,就用时超过两年,其间还经历了全球新冠疫情,以及天气、铅污染等问题。修复之艰辛和困难可想而知。

那么,为什么要花费如此之大的代价去修复巴黎圣母院呢?

为了延续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记忆,穿越时空,见证着人类的过往与未来,承载着文明的基因和血脉。巴黎圣母院自12世纪奠基以来,犹如一位不曾开口说话的老者,在法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重要历史时刻几乎都不曾缺席,比如注视着年轻的亨利六世的加冕仪式,见证了拿破仑称帝的典礼,也记录下了二战后巴黎解放的欢呼……正如有人所说:“每一块过火的木板,都意味着法国乃至欧洲的一段历史被抹掉。”唯有修复,方能不负历史。

为了传承艺术和文明。文化遗产集建筑、绘画、雕塑等于一体,具有较高的美学表现和艺术价值。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于1345年完工,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高耸的钟楼、巨大的玫瑰窗、栩栩如生的雕塑等都让人叹为观止。巴黎圣母院还是法国文艺界的灵感来源,文学、绘画、音乐各类作品共同讲述了巴黎圣母院的故事,延展了巴黎圣母院的内涵。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就将其作为无声的主角。“复刻”虽然不能完全还原,但在先进技术的加持下,巴黎圣母院仍能为后世保留下珍贵的艺术痕迹。

为了寄托共同的情感。文化遗产是个人记忆、集体记忆和国家记忆的重要载体,与每个时代人们的悲喜互为呼应、相互交织。犹记得火灾当天,法国总统马克龙说:“重建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人民的期待,因为她代表着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学和我们的想象力。”火灾让这个记录着法国人深厚感情的殿堂变得几乎面目全非,那一夜,不管是在巴黎街头,还是在世界各地电视机前和网上的人们,不管有没有去过巴黎圣母院,心情都是沉痛的。许多人在社交平台讲述自己与巴黎圣母院的故事,唤醒沉睡中的记忆和情感。

从巴黎圣母院的毁坏与修复来看,人类在面临灾难时,只要拥有足够的决心和智慧,许多时候能创造奇迹。修复固然可喜,但也更警醒我们,保持敬畏之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法国于当地时间12月7日晚举行仪式庆祝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人们冒雨聚集在巴黎圣母院外图源:新华社

巴黎圣母院的“悲剧”与“重生”,既敲响了保护文化遗产的警钟,也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文化遗产“保护为先”四个字的分量。它再一次告诉世人,文化遗产是无比珍贵却又十分脆弱的“人类记忆”,面临着许许多多潜在的危险与灾难。

比如,天灾突袭,毁于一旦。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一旦遭遇严重侵袭,很可能就成了永远的遗憾。而这样令人痛心的事件不时发生着,像尼泊尔境内曾发生里氏8.1级地震,导致加德满都谷地中90%的古老广场建筑、宗教庙宇坍塌;前几年的一场洪灾中,有着800余年历史的江西婺源“彩虹桥”的部分桥面被冲毁,部分构件被冲走……天灾无情,文化遗产之殇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比如,人为干扰,加剧损毁。相比于意外来临的天灾,本不该发生的人祸更令人忧心。比如,曾有地方未按规定征求文物行政部门意见,将古遗址划入采矿范围,导致遗址遭到不同程度破坏。还有一些文化遗产则毁于个别人的无知无畏。曾有媒体报道,一名美国青年偷溜进展厅悄悄掰下了一个兵马俑的大拇指并带走,使得保存了数千年的兵马俑被损坏;在猎奇博流量的心理驱动下,一些人还会“铤而走险”,比如有的打卡博主无视景区规定,翻越护栏、攀爬雕塑、触摸石刻、随意拍摄,对文物造成物理性破坏。

比如,长期失护,埋下隐患。很多文化遗产具有不可移动、不可再生、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等特点,在日晒雨淋、风吹沙打、虫害霉变、老化损坏下,难免“行走在消逝中”。如果得不到长期、科学且有效的保护,任何意料之外的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像巴黎圣母院的火灾,背后的原因就有资金不足、维护乏力导致内部设施不符合要求;而巴西里约热内卢市的国家博物馆发生火灾,2000万件馆藏中仅救出10%,失火原因也被认定为出自内部设施。

不可否认,很多意外的灾难既是“天灾”也是“人祸”。作为全人类的瑰宝,文化遗产需要更加细致、科学的保护。“浙江宣传”就曾在《灾害面前,文物古迹不能“亡羊补牢”》中对此有所阐述。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很多地方除了“抢救性保护”,也越来越关注探索“预防性保护”措施。

巴黎圣母院再度面向公众打开了大门,但这场大火的“余烬”,也许要等到2029年至2030年修复工程完全竣工时才算是彻底“灭火”。巴黎圣母院的“重生”提醒我们,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道长期的命题,既需要更为完善和可实践的保护举措,也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

数字化是“next level”。科幻小说《三体》中有一个情节,当地球面临灭亡时,人类文明如何保存?其中就提到了数字化手段。如今,数字化手段已普遍用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之中。比如,基于2015年一位艺术史学者利用激光扫描等技术建立的一份详尽数字档案,巴黎圣母院修复团队构建出了3D动态BIM模型,几乎还原了每一处细节。而不久前登陆杭州“M511光影汇”的“永恒的巴黎圣母院”VR展,也通过数字化技术,让更多人在领略巴黎圣母院文化魅力的同时,沉浸式了解了其保护与修复过程。

杭州“M511光影汇”的“永恒的巴黎圣母院”VR展图源:“光影空间文化”微信公众号

但再完美的修复,终究还是会有遗憾。因此,数字化技术还应当在文物的日常保护中发挥更大作用,比如用传感器网络实现对文物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测,用算法为管理人员提供隐患排查、风险评估等信息。科技手段的加入,将助力文化遗产保护进入“next level”,让保护模式变被动为主动。

国际协作是“美美与共”。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文化遗产保护上,各国的协作正越来越紧密。在巴黎圣母院的修复过程中,就有陕西秦陵博物院专家的参与,中法双方联合开展巴黎圣母院与秦始皇帝陵木质遗存和土遗址保护研究。

文化遗产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有些是需要各个国家共同面对的,比如如何减少气候环境对文物的影响;有些是不同国家间可以互通有无的,比如中国的木质建筑较多,而国外石质建筑保护经验丰富,通过畅通的交流协作渠道,在世界文化遗产的研究、考古、修复等方面可形成合力。近年来,中国许多文保专家广泛参与到了海外文物的修复工作中,比如尼泊尔九层神庙建筑群的修复、吴哥古迹核心部分王宫遗址的修复,等等。

保护好永远是第一位的。法国有着丰富的文物保护经验,也建立了《文化遗产法典》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遗憾的是,巴黎圣母院还是遭遇了劫难。“江山留胜迹”,何以“永登临”?如何真正确立“保护第一”的理念,除了制度之外,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等,将风险防范机制真正落到实处,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隐患。巴黎圣母院修复后,为了防范火灾就专门配备了独特的消防系统,一旦发现火情,能立即阻止火势蔓延。

文物是珍贵的,但也是脆弱的。中国大地上,有8155个传统村落、6.72万处历史建筑,如何在保护中增强前瞻性、主动性,在传承中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殷鉴不远,闻者足戒。

来源:浙江宣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