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302:32星期一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职观丨植保无人机“飞手”:“飞”出来的农业种植管理新模式

新闻聚焦admin2024-11-0366

编者按:新态度,新业态,新机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不囿于陈规、不惮于突破,告别传统择业路径,勇敢撕掉固化标签,积极重塑心态,其就业形式呈现出小众化、多元化态势。即日起,海报新闻推出《职观》栏目,通过对话小众职业从业者,讲述小众职业背后的故事,解锁不被定义的职场态度和职业观念。

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 报道

随着“低空经济”的崛起,无人机产业也日益繁荣,逐步扩展其规模和影响力。无人机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成熟地被应用于消防、物流、农业、国防等多个行业。

无人机操作员这一新兴职业也开始走进大众视野,被俗称为“飞手”。目前,无人机操纵员队伍也更具专业化、系统化,他们靠着手指和大脑的配合,操控无人机完成工作,赋予它灵魂。

近期,海报新闻记者采访到一位植保无人机飞手、95后的“新农人”、广东姑娘黎颖钧,她操纵着植保无人机为家乡农业种植管理“飞”出一片新气象。

黎颖钧正在操纵无人机

算好降本增效的一本账

“我父母都是农民,他们做了一辈子农活,所有的辛苦我都看在眼里。所以大学毕业后我就回到了家乡,想帮他们分担一些。”

黎颖钧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在农村生活,对农业非常有兴趣。在大学期间就开始接触与农业相关的实践活动,2020年大学毕业后便回到家乡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全身心投入到农业发展中。也正是因为在和土地打交道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才开始接触到植保无人机。

“我们家种水稻比较多,在水稻的种植管理当中,需要打药、施肥,这些工作如果完全靠人工来完成的话成本非常高。”

黎颖钧所讲的“成本”包括人工成本、时间成本以及购买农药的成本等等。大多数农产品种植的利润空间本就不大,黎颖钧开始思考如何能在种植管理环节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机械化作业肯定是最节省时间和人力的。2021年,我了解到植保无人机可以大规模服务于农业。”

植保无人机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来实现农业种植管理作业,如喷洒药液,播撒种子、肥料、饲料等。而且植保无人机喷雾喷洒方式可以很大程度节约农药和水的使用量,能够很好地控制和降低资源成本。

在采访中,黎颖钧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亩的土地,两个植保无人机飞手用一上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喷药工作。但如果雇佣人工使用背负式药水桶打药的方式作业,三个人花费两天时间都不一定能够完成。

而且根据她的实践经验,这两种打药方式的用药量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100亩的庄稼,靠喷药机或者人工打药,要用到几千斤的药水,但使用植保无人机雾化喷药只需要几百斤。”

黎颖钧表示,打药施肥这项工作贯穿精细化农业管理的全过程,尤其是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阶段,无人机喷洒药液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遏制病虫害的蔓延,最大程度减少农民的损失,这个优势是人力作业完全比不了的。

应用普及率越来越高

“我是在了解到植保无人机的优势以后才开始学习无人机操作技术。一方面是想让自己掌握新技术,另一方面是因为植保无人机飞手很稀缺,我自己学会了就可以随时操作,不用依赖别人。”

记者了解到,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从事常规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业飞行活动的人员无需取得操控员执照,应当由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生产者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规定的内容进行培训和考核,合格后取得操作证书。

2021年9月,黎颖钧通过在专业的无人机应用技术培训中心学习后,顺利考下了农用无人机系统操作手合格证,成为一名“持证上岗”的植保无人机飞手。

但在刚开始使用植保无人机作业时,黎颖钧也碰到了让她“头疼”的事情。她坦言,自己的父亲当时并不支持她的工作。

“我父亲用最传统的方式种了一辈子庄稼,在他的认知当中,无人机用于农业种植是不靠谱的,所以一开始他很抗拒。但后来我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各种参数,让我父亲看到了植保无人机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时间长了,他也接受并认可了这种方式。”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植保无人机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近年来,中国的植保无人机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在销量的表现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开拓,植保无人机的销量也在逐年攀升。2022年我国植保无人机销量增长为4.6万架,2017-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5%。

大疆农业在其发布的《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2023)》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24年6月30日,大疆农业无人机的全球保有量超30万台,全球累计的作业面积突破75亿亩次,覆盖中国三分之一的农业土地。

从数据可见,植保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大量的农田和农业工作者感受到机械化作业带来的变化。

人才缺口大,发展前景广阔

黎颖钧的“飞手”小伙伴们

“从2021年到现在,我也结识了一些植保无人机飞手,慢慢地我们开始抱团工作。2022年,我们采取派单模式,根据订单的具体要求派单给合适的飞手。今年我们正式组建了团队:佛山市谷盛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专门提供科学且专业的耕、种、管、收等全流程的农业托管服务。目前我们的业务范围逐渐扩大,能够覆盖珠三角地区。”黎颖钧称。

在公司中,黎颖钧作为主要的业务负责人,主管飞防、外联等工作。她告诉记者,“持续推进更智能更科学的种植管理体系,让农业未来更美好”,是整个团队的愿景。

2021年2月,“低空经济”被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在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但是根据黎颖钧在实践中的感受,目前植保无人机领域仍存在人才缺口。

“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无人机操控员这样一个新岗位。据有关部门测算,现在我国这个岗位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10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根据此前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植保无人机注册量超30万架。然而,面对我国耕地面积,这一规模仍显不足。

“现在这个行业整体趋势还是很好的,发展前景很广阔。最近我也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要接触并且投身于植保无人机领域,我当然是很开心的,因为农业种植管理的方式需要被改变,效率需要被提高,而植保无人机确实可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黎颖钧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国家针对植保无人机出台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从2017年开始,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民航局启动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试点工作,对购置符合试点条件的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予以补贴。自2021年起,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部署全面开展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购置补贴工作,补贴资金规模由试点省份农业农村部门和财政部门研究确定,每个试点资金规模可突破1000万元,进一步强化财政支持力度。

“我作为从业者能感受到国家对这个行业的重视,比如在农业托管方面,飞防服务机构有专门的补贴等等。希望植保无人机领域在国家扶持下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也欢迎更多人,尤其年轻的朋友们加入飞手的队伍,利用技术、机械去真正改变农业种植模式,助力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黎颖钧向记者说道。

来源:海报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