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509:46星期二申请收录标签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职观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②:出行方式更智能是未来发展趋势

新闻聚焦admin2024-08-17112

编者按:新态度,新业态,新机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不囿于陈规、不惮于突破,告别传统择业路径,勇敢撕掉固化标签,积极重塑心态,其就业形式呈现出小众化、多元化态势。即日起,海报新闻推出《职观》栏目,通过对话小众职业从业者,讲述小众职业背后的故事,解锁不被定义的职场态度和职业观念。

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北京报道

“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员工,能够见证无人驾驶汽车落地应用,让我很有成就感。”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这一新职业正式发布,来自腾讯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工程师李娓坦言,自己更加有了职业的身份认同感。

在她看来,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能够在乘用车领域落地,并逐渐在许多创新型领域涌现,周围的落地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智能网联汽车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以及出行方式。

李娓正在进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工作

无人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已经应用到很多垂直领域,比如公园门口自动售卖冰淇淋的机器人车、餐馆里的送餐机器人、矿区和码头的无人驾驶车辆等,这些都是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场景。”而从乘用车领域来看,李娓认为,其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无人驾驶汽车。

事实上,随着我国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有关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话题曾多次登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备受关注背后,学界和业界传来一种共识:国内无人驾驶车辆大规模普及需要10年至15年时间。也就是说,在2030年之后,我国将进入无人驾驶时代。

而随着无人驾驶汽车的逐渐普及,其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网约车的市场格局。大潮已至,出租车、网约车司机是否会被无人驾驶汽车所取代?

在上海开网约车已有3年的薛师傅看来,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推广还需要一定时间。而在另一方面,他也不免担忧,出租车受到冲击时,从业者尚能“转战”网约车赛道,当无人驾驶逐渐挤占网约车市场时,司机又该何去何从。

“我认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落地及应用呈现势不可挡的趋势。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份子,我们也应该去积极地拥抱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新变化。”不过,李娓认为,无人驾驶想真正在乘用车领域做到完全普及,还有很多技术难点需要逐步攻克。从解决问题到商业化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测试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功能

“目前,智能网联汽车还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逐步攻克。比如环境感知的问题,也就是说汽车行驶在道路上需要感知周围的车况、行人以及交通信号的状态等,但现在环境感知的技术能力在面对一些复杂交通环境的时候,它的准确性可能不是特别高,这就会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行驶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攻克。”李娓说。

此外,她认为,从事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涉及互联网、电子通信、软件开发、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传统的开发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智能网联汽车版本快速迭代的诉求,因此需要去探索能够更加适应当前迭代节奏的软件发展模式以及能够同时满足汽车制造业对于高质量、高标准流程要求的软件开发模式。而这,就需要当前软件开发模式与传统车厂软件开发模式进行双重结合,在协同创新之后,形成适应当前软件开发节奏的开发模式。

出行方式更加智能是未来发展趋势

作为人工智能时代技术革新的产物,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运用无疑会给交通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但从现阶段来看,其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多方面的法律风险。

“在无人驾驶出租车发生事故时,如何界定责任是一个法律难题。”对于无人驾驶汽车涉及的多方面法律问题,北京盈科(天津)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云龙在接受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的法律体系可能无法有效应对无人驾驶带来的新问题,无人驾驶汽车在运营中会存在一定法律风险,因此相关法律还需迭代更新。

据李云龙分析来看,未来还需更新相关的交通法和安全标准、隐私保护法、责任法、保险法等。比如,需要更新现有交通法规,以明确无人驾驶汽车的运营条件,确保安全合规;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数据采集、存储及使用,需要更新隐私保护法,以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需要明确无人驾驶汽车在事故发生时的责任归属,并可能引入集体责任或其他新模式;需要引入专门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保险机制,以适应新的责任划分和风险管理需求等。

李娓也认为,除了技术方面的难题亟需攻克,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更加清晰。“比如无人驾驶汽车上路之后,对于责任的归属与界定还有一些模糊地带,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该进一步完善、规范,从而去规避一些交通安全风险隐患。”

眼下,新浪潮已至。待无人驾驶汽车普及以后,人们的出行方式是否会发生颠覆性变化?对此,李娓认为,“人们的出行方式完全被颠覆,我觉得不太可能。出行方式有没有满足乘客的个性化需求以及是否让乘客有更加愉悦的出行体验,这些都是出行方式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去更好地满足人们出行个性化、定制化的诉求。未来,无论出行方式怎么变化,我认为都会朝着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以及环保等方向去发展。”

来源:海报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