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金立红 实习生 高瞻 报道
爬一次山需要多少钱?在以前,或许只要穿上舒适的衣服和鞋子,带上一瓶水,就能享受到户外运动的乐趣。近两年,随着户外运动从“小众”变成“大众”爱好,爬山装备也日益成为户外人关注的热点,一双性能极佳的登山鞋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冲锋衣、登山杖、防晒面罩等装备价格“水涨船高”,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爬一次山仅装备便上万。此外,爬山真的有腿就行吗?公众如何才能更安全、更自在地享受户外运动?
户外运动从“小众”变成“大众”
“走出一室一厅的小天地,大自然才是我们的归属地”“不管i人或是e人,出了门就是世外高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寻求在繁忙之余的放松与释放。在过去,户外运动往往被视为一种挑战自我、追求刺激的极限活动,而现在,户外运动的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和多样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轻松参与其中,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一群年轻人在徒步
据《2024年中国户外装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户外装备细分市场占比中,滑雪、水上运动、露营、钓鱼运动等项目均占据较高比例。丰富多彩的户外运动项目吸引了无数爱好者的热情参与。这一曾经被视为小众、独特的爱好,如今正逐渐融入大众生活,成为广受欢迎的休闲方式。
而《2024春夏淘宝天猫运动户外行业趋势白皮书》的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大众参加户外运动的频率增加了62%。同时,根据《运动户外消费者运营白皮书》的预测,到2025年,运动户外用品的消费市场规模将以双位数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大,接近6000亿元。这反映出户外运动市场的规模正在迅速增长,体现其日益大众化的趋势。
从广袤无垠的山川湖海到触手可及的城市公园,从悠然自得的徒步骑行到刺激非凡的潜水攀岩,户外运动项目吸引着无数爱好者的热情参与。这一曾经被视为小众、独特的爱好,如今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壮丽蜕变。
这项运动真的“有腿就行”吗?
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分享爬山、徒步动态时,常常配上“某某山轻松拿捏”“某徒步路线有腿就行”的文案,但是如今的户外运动真的“有腿就行”吗?
8月,上海女孩“Rocky”被确认徒步希夏邦马时不幸遇难;7月,河南驴友鳌太在进行贡嘎大环线徒步期间失联遇难;6月,石人峡户外事故中2名失联驴友被搜救人员找到时已无生命体征;5月,无锡驴友小南在徒步贡嘎山期间失联不幸遇难。这一系列的事故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户外爱好者,户外运动真的不是“有腿就行”,大自然风景虽美,但其中暗藏的凶险也需严肃面对。
一位徒步爱好者拍下的美景
户外运动爆火的今天,不少人为了“人生照片”和“青春没有售价”所吸引而去徒步“打卡”,但“出片”的背后的惨烈事故也应被户外爱好者引以为戒。记者观察发现,不少徒步事故中的遇难者都是因为低估了路线的难度及环境的恶劣程度而造成严重后果。
在大流量和引流帖的助推下,不少徒步“小白”爆炸式涌入“中难度”甚至“高难度”徒步路线,造成的严重后果却无人买单,而一些曾经的户外精神与准则也逐渐被打破。在勒多曼因事故中,遇难者掉队却没被队友等待,而其高反严重也自然也没人发现,导致后果惨重,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
所以,追求“无价的青春”之前,首先要明白每一场户外运动都不是“有腿就行”,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更应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清晰的认知,在“独立自主”的同时,更要做到“团结互助”,这才是户外运动的初衷所在。
别让回归大自然变成“生意经”
“为什么户外品牌的东西都那么贵,一件衣服都要几千块、一双鞋卖一千多元,户外产品真的有黑科技还是智商税?”在分享各种徒步路线时,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徒步旅行时的装备,“为了保暖买的羽绒服花了3100元,毛线帽450元,腰包800元,这还不包括裤子和冲锋衣,算上去爬山的路费,一个月大概花了8000元。”
一位户外爱好者在社交平台发布的照片
从含有“黑科技”的冲锋衣到具备各种性能的越野鞋,越来越多的商家发现了户外运动带来的生意。有网友吐槽,就连一直以来以“平价路线”存在于市场的迪卡侬也开始悄悄涨价,部分商品价格甚至上涨50%,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始祖鸟、凯乐石、猛犸象……越来越多的品牌闻声而来,将这本“生意经”炒得如火如荼。
此外,由户外运动催生的团体游也五花八门,加了“科学考察”名义的古蜀道7天行,每人收费可超万元;缀有“研学”名义的故宫、圆明园大景点行,收费6000多元;“亲子”沙漠徒步团比正常沙漠徒步团贵一到两倍;即便是5公里的山林小路,也一定要加上“徒步”的标签,吸引更多点击量。
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已超4亿,这一庞大的用户基数为户外运动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中国户外运动产业近年来经历了快速增长,2020年户外用品营收超过1600亿元。2022-2023年,中国户外运动产业逐步恢复,并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市场强劲增长。
当以往的小众运动变成了大众运动,具有良好性能的装备十分重要,但追逐高奢装备的攀比之风也吹进了大自然。我们在鼓励“多出去走走”的同时,也要警惕消费主义的陷阱,让户外回归本身,而不是变成另一种途径的奢靡之风。与其一味跟风地陷入“消费陷阱”,不如先走出去看看,纯粹地聚焦于探索自然、挑战自我与享受自然的过程。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