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评论员 刘瑞琪
近日,在短视频平台,“校园霸凌”成了部分创作者的“灵感源泉”,“我被霸凌了”“校园爸临”“美式校园霸凌”等新梗频出。目前流行的微短剧也充斥校园霸凌情节,有些戏谑的桥段出现在短视频中,表演者用浮夸的动作表演着被“抽嘴巴子”的被霸凌行为,通过动作和情节的反差实现搞笑效果,企图以此收获更多关注及流量。
因校园霸凌存在言语侮辱和身体上的攻击,严重侵害着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会给青少年留下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将其娱乐化成视频中的“玩笑”,不仅容易唤起被霸凌者不堪回首的记忆,还很容易造成二次心理创伤,是一种加倍伤害。因此,把受害者的噩梦当作短视频玩梗的工具、引流的噱头,无疑是对校园霸凌问题的严重扭曲。
校园霸凌一再被娱乐化,潜移默化中侵蚀着观众对于校园暴力的认知和态度,只会让霸凌者更加肆无忌惮。特别是对于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青少年观众来说,他们往往分辨不清短视频内容中的行为是“段子”“玩梗”还是真实事件:一开始可能只是小打小闹的“恶作剧”,起外号、抢零食、捉弄一下,后来渐渐升级为辱骂、拳打脚踢……这样的短视频更容易将霸凌行为“美化”为开玩笑,容易引发跟风效仿。
因此,校园霸凌绝不是娱乐性质的流量工具,必须正视其负面影响,加以遏制引导,对校园霸凌娱乐化坚决说“不”。今年7月,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的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已经开始开展关于“摆拍校园霸凌视频,将校园霸凌行为娱乐化”的相关重点整治,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上迈出更精准的步伐。平台对于包含校园霸凌行为的短视频具有审查和下架的责任和义务,应更加着重对于相关内容的监督和规范,绝不做校园霸凌娱乐化的“帮凶”。
来源:海报新闻
需求量大增后:血氧仪部分断货、月销售增长近6倍
《极地密码》今日上线 张远刘雅瑟携手探险寻宝 勇闯神秘北极圈
扬中国经典,赏中华美学欢娱影视登上《中国诗词大会》
纪录片《大泰山》:壮美泰山的影像画卷
吴宇恒新剧《明天的少年》开机 上演90年代“反骨”少年成长史
展现齐鲁大地运河往事 《运河风流》山东卫视开播
西嘻影业出品《神隐》杀青 传承山海神话体系 打造东方奇幻美学世界
《护心》定档0510古装“神仙阵容”,侯明昊周也上演命定情缘
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搞砸中英“黄金时代”,英国一些政客太愚蠢
历史读物现“丁汝昌投降图” 出版社:深表歉意、全面收回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