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南方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上出现了错误,将“地”写成了“的”,该事件引起广泛关注。
用错“的地得”?
南科大录取通知书写错字引争议
7月25日,南方科技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接到相关情况反映,有人对录取通知书上“的”和“地”的用法存在异议。该问题已经反馈给相关部门,正在处理中,如果确实存在问题,后续会进行处理。
网友发布的录取通知书上写着:“衷心的祝贺你顺利通过我校入学的各项考核,你已经被我校录取为2024级本科新生。”而在南方科技大学官方平台发布的录取通知书中,能看到网友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
图源:南方科技大学
文章发布后引发争议,有网友指出,这段文字中“衷心的祝贺你”的“的”字,应该用“地”,以搭配后面作为动词的“祝贺”,而“的”一般搭配名词使用。
还有网友挑出了另外的错误——
该通知书最下面一行小字“入学留念,请惠存!”这里的“请”字多余了,因为“惠存”本意就有“请保存”的意思,再保留“请”字,就成了“请请保存”,明显有误。
不是个例!
高校录取通知书频频出现错误
事实上,高校录取通知书出现错误的情况已经不止一次的发生: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今年7月,有网友反映,四川宜宾学院2024级新生(专升本)录取通知书中出现错别字,将录取的“录”字错写成“寻”字。宜宾学院教务处告诉记者,该失误发生在广告公司制作环节。之后,该校发布更正声明,称会重新寄出更正后的录取通知书,旧的通知书将于新生报到时统一回收。
“university”被印成了“Unversity”,少了一个字母“i”。视频截图
今年6月,宁波大学因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上的英文单词印刷有误而引发关注。该通知书上“大学”的英文“University”一词被印成了“Unversity”,少了一个字母“i”。宁波大学研究生院工作人员回复称,由于工作失误,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确实出现了问题,会重新制作一份正确的通知书寄给学生。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2023年8月,巢湖学院在录取通知书里把“9月6日”写成了“9月6月”。
图源:上游新闻。
也是2023年8月,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广州中医药大学录取通知书照片,称录取通知书上出现错别字,把“报到”错写成了“报道”。广州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回应称:“这是因为相关工作人员的失误。”
录取通知书出错屡上热搜
是舆论太苛刻了么?
对于高校录取通知书出错一事,网友纷纷发表评论。
网友们都很纳闷,大学为什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也有人认为,反正录取通知书上的名字没有写错,也并不影响同学们录取,何必那么较真?
每次出现高校录取通知书出错的新闻,很快就登上了热搜。这并非舆论太过苛刻,而是录取通知书本身有特别的含义。
不妨想一想,大学为什么要寄录取通知书?是单纯的一种仪式感么?
图源
在录取通知书上出错本身可能是一件小事,但面向公众、社会传递出怎样的大学形象、教育理念,却是一件大事。这不单单是一种仪式感,而是大学对同学最真诚的祝贺,以及最殷切的期待,或者简单来说,是第一份“见面礼”。
虽然,每次录取通知书上的错别字被曝光后,各高校都纷纷表示将进行整改。但说到底,如果高校能对新生入学的事项多上上心,这种错误本不该存在。
录取通知书
是努力和付出具象化的表现
其实,录取通知书,作为给学生的第一份见面礼,不仅是一种仪式感,更是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具象化的表现。
收到录取通知书,也是个既温馨又激动人心的时刻:
①“不许走,要一起拆录取通知书”
江苏泰州男孩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后,第一时间交给病重的奶奶。
原来奶奶在寒假期间生了重病,两人拉钩约定:“不许走,要一起拆录取通知书”。如今奶奶做到了,他也做到了,祖孙一同见证了这喜悦时刻。
②考上清华,他带着录取通知书先去了这里
2006年,母翰尧出生于北川。2008年,他的母亲不幸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
妈妈的离去,给他的生活烙印了创伤,但母翰尧依然保持着热爱生活,一步步向上向善。
被清华录取后,他第一时间带着通知书来到母亲遇难的地方,表达对母亲的纪念。
③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王传祈,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投递员王小蒙从业16年,送过不少录取通知书,但这绝对是他从业以来最特殊的一次投递。
这天,满脸笑容的投递员父亲亲手把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了儿子手中。
走在熟悉的楼道,包里揣着儿子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王小蒙抑制不住心中喜悦,三步并做两步跑上了七楼。敲开门,严格按照流程查验后,他郑重地把快件交到儿子手中,父子二人终于按耐不住心中激动抱作一团。
④薄薄的快递,奶奶却小心翼翼拆了很久
江苏的一名考生,家中三代务农,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后,男生第一时间赶去田间,拿给正在干活的爷爷奶奶拆封。
薄薄的快递,奶奶却小心翼翼拆了很久……
网友:他们也许没能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但却用一手老茧将你捧成了“巨人”。
其实,录取通知书这份“新生见面礼”,何尝又不是大学的第一堂课呢?
既然如此,大学理应拿出足够的重视和细心让大学生从中得以看到高等学府的风采,也感受到高校所传递出来的尊重。
海报新闻编辑 巩小龙 综合自新华网、澎湃新闻、民生周刊、上游新闻等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