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小土堆怎么样了?”
瓦列里·科尔琴科的微信照片一发出,田有前立即发来关切的询问。
田有前是陕西省考古科学院研究馆员,科尔琴科是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科学院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照片里,蓝天白云下,杂草和野花铺满山坡。被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小土堆”的,是中、哈、吉联合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点之一——吉尔吉斯斯坦红河遗址的一部分。
《新唐书》中记载:“自碎叶西十里至米国城,又三十里至新城”。考古学家们相信,1000多年前,红河遗址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繁华一时的新城。
科尔琴科介绍,在红河遗址,出土过中国唐代的“开元通宝”钱币、刻有粟特语的器物,还发现了火祆教徒的墓葬、佛教建筑和基督教徒的墓碑。
“可以说,这是一个十字路口,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在此交汇融合。”
“除了丝绸之路,还在哪里能做到呢?”科尔琴科这样感叹。
21世纪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吉考古学者们挖掘着古丝绸之路上文明互鉴的历史,自身也成为新的文化交融的重要参与者。
2018年、2019年、2023年,田有前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同事们3次来到红河遗址,与吉方开展联合考古工作。运用RTK技术,中吉联合考古第一次对整个红河遗址进行了精确测绘。3次发掘清理出房屋建筑基址、围墙遗迹倒塌的土坯砖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陶片,少量钱币、铜耳环、铜片等遗物。
“中国同行们远道而来,尊重我们的习俗和文化,探索着吉尔吉斯斯坦和他们自己的过去,正是这种美妙的、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交流,使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科尔琴科说。
在科尔琴科的办公室,他小心翼翼地向人民网记者展示了这些出土的陶片、铜耳环等文物。收纳文物的箱子标签上,标注着中文“红河遗址”,有的标签上写着“记录人:tian”。
红河遗址的尘土下,还埋藏着更多丝绸之路上有待发掘的过往,中吉考古学家间的交流合作也在继续。
今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丝绸之路考古研究部的史砚忻博士又和8名同事一同前来,继续围绕遗址内的3号佛教寺院进行考古发掘。这是史砚忻第三年到吉尔吉斯斯坦参加联合考古,随着对红河遗址研究和吉国风土人情了解的持续深入,这里慢慢变成了他“第二故乡”般的存在。
“中国与中亚国家日益紧密的人文交流合作为丝绸之路考古学研究提供了宝贵机遇。中吉团队的文化背景、学科体系各具特色,通过多个年度的协作、磨合,双方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个人情谊方面,相互之间的认识都在不断加深。”史砚忻说。
(人民网记者 刘慧、徐祥丽、刘宁、褚梦琦、俄布拉依·对山、涂敏、许峥、邓洁、李明琪、阿尔达克)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消毒卡、灭病毒口罩,防疫神器是黑科技还是智商税?
《少年歌行》编剧周木楠:希望每个有江湖梦的人都爱看
《浮图缘》官宣加更 今日起每晚连更两集
武侠古装爱情电影《白发魔女传之玉罗刹》即将在腾讯独家上映
《东北告别天团2》定档大年初二 崔志佳于洋携宋晓峰梁龙孙越带你开心过大年
王源「客厅狂欢」巡演上海站如期开演,开启现场的音乐狂欢
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非中交往贵在相互尊重 共同发展
“女生地铁上隔空收到不雅照”引热议 杭州近五年公布近两百条地铁色狼处罚结果
投资百亿、占地三千亩?“明星项目”为何变烂尾工程?大案起底
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