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3005:45星期天申请收录标签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国家航天局: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

新闻聚焦admin2024-06-2729

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

“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

6月27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说,嫦娥六号任务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月背智能采样技术、月背起飞上升技术,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再次创造了中国航天的世界纪录。同时,月面展示国旗所用的“玄武岩纤维”新材料、智能移动相机等新技术,也可广泛应用于国计民生领域,推动航天创造美好生活。

据介绍,月球背面的地质结构、物质组成以及宇宙早期环境充满神秘。此次嫦娥六号选择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东北部阿波罗撞击坑边缘,这是月球上已知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坑。科学家对从此处钻取和表取的月球样品开展研究,有望发现更多太阳系和月球演变等重大科学奥秘。

卞志刚提到,此次任务与欧空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开展了4个科学载荷的合作,获取了珍贵的第一手科学数据;开展了测控领域的协同合作。多国航天机构、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官员受邀观摩发射。任务成功后,多国航天机构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国际同行和友人,向我国发来祝贺,并期待深化合作。

“特别要提的是,今年是党中央决策实施探月工程20周年。”卞志刚表示,20年来,在工程领导小组各单位的大力协同下,全线强化使命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实现连战连捷,不断让中华民族飞天揽月之梦变成现实。工程汇聚了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培育凝炼了探月精神,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形成了重大科技工程实施的成功模式,打造了我国深空探测核心能力,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每一次任务在实现既定目标后,又开展了拓展试验,为后续工程任务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另外,以科学发现为例,中外科学家使用中国探月数据,已发表1900余篇论文。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中国科学家发现了月球的第6种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研究还证明,月球在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使目前已知月球地质寿命“延长”了10亿年。月球样品进入“嫦娥时代”,极大丰富了人类对月球乃至宇宙的认知。

深空浩瀚无垠,人类求索无限。卞志刚透露,后续嫦娥七号、八号,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三号等任务正在按计划推进。中国国家航天局坚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航天国际交流合作。

来源:海报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