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807:56星期五申请收录标签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海报观潮丨流量过后,还有哪些更重要的事

新闻聚焦admin2024-06-2138

海报新闻评论员 张静宁

流量,为很多城市和行业带来了收益,但也有失落者。

很多天水麻辣烫的经营者,正在经历这一场落寞。自今年五月开始,甘肃以外的各个地区都出现了一些天水麻辣烫店关门倒闭的消息,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很多与流量、网红赛道相关的故事,都是这样收场。在一次又一次的流量“狂欢”中,我们应该看到流量的背后,有哪些机会,又有哪些隐忧。

很多外地天水麻辣烫的入局者没有想明白,大量的游客和食客前往天水品尝网红美食,本质上并不是“吃麻辣烫”,更重要的是吃麻辣烫背后的“情绪价值”,是吃美食之外的地方风情。

现在的流量,大多以大众的情绪为“靶心”。比如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展现出的古风、怀旧气质;理塘丁真传递的纯净、美好、亲切的人物形象;淄博烧烤和淄博市民流露出的好客、朴素的民风,都感染了屏幕前的观众。其实天水麻辣烫也不例外,得益于短视频平台的分享和推广,天水麻辣烫走上了网红之路,不论是麻辣烫“灵魂”的“甘谷辣椒”,还是“把锅煮坏”的麻辣烫店铺,都切中了网友对于特产、西北地区饮食的好奇和青睐,这显然是“复制粘贴”开店很难达到的效果。

除此之外,流量一定程度上就是人们的注意力,它的维持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暂,想要借用一种产品禁锢流量是不可能的,要维持长久注意力需要的还是特色和品质。不论是早前的柳州螺蛳粉还是现在的天水麻辣烫,大部分倒闭的店铺都是在流量到来之后,快速进场、有样学样、盲目跟风,但真正经营得当、有特色、具有竞争优势的店铺仍然可以在流量退去之后保持热度,它们之所以可以不被流量“裹挟”,正是因为他们的好品质和特色。

流量,也不是什么都没有留下。虽然很多天水麻辣烫倒闭了,但天水的流量故事仍然在继续。

3月,甘肃天水市累计接待游客46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亿元,较上年分别同比增长64.8%和67.2%。在2024“五一”假期热度涨幅最高的城市名单里,天水便位列其中。三个月后的端午假期,天水的热度仍然在持续,但开始走向平稳,麦积山、伏羲庙、天水古城等景区景点游客络绎不绝,麦积山大景区共接待游客9.3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44.8%。

流量让很多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城市、景点和产品走到“台前”,成为“打卡点”。作为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城,天水虽然一直是一处文化旅游的圣地,但却没有一个能让其出圈的“指示牌”,而天水麻辣烫的横空走红,让更多的人们知道天水、了解天水,愿意走进天水。

新鲜感、分享欲、满足感被称为客户感知价值,流量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让游客的这种“感知价值”不断被量化、被放大。不论是天水、柳州还是淄博、哈尔滨,麻辣烫、螺蛳粉、烧烤、冰雪体验,这些网红“产品”成为了网友的“社交货币”,满足了游客的分享欲,扩大了他们的满足感,虽然在热度退下之后,城市流量会走向平稳,但在人们心中,流量仍然为这座城市留下了让人们印象深刻的一张名片,如果城市可以借此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的竞争力,那最终则可以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稳健前行。

流量指向的网红城市与网红产品,为很多行业带来了“风口”。人们纷纷入局,想搭上流量的“末班车”。殊不知,这是一次机会,更是一场博弈。

很多城市和普通人的走红都依赖热度,不过,并不是“蹭上热度”就能走红。前往天水学习麻辣烫制作流程的经营者们,最初都是看中了天水麻辣烫的热度,但热度平稳后,不少隐藏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比如大批商家入局同一类产品,缺乏对市场和消费者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导致市场趋于饱和、同质化现象严重。

不论是某个城市、行业或是某一产品,想要迎上流量、留住热度,最重要的还是打出差异化。真诚的表达方式、新鲜的体验感、传承而来的古法技艺......比如“把烤肉让给外地人”的淄博,用这样一种新的城市体验带给游客温暖和真诚,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流量。再比如“臭”遍全国的螺蛳粉,在流量的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都是深练内功、手工制作并带有明显地方特征的品牌。

说到底,流量是一次机会、一种可能,流量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来源:海报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