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12:23星期三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3·15调查 | 跟随王海团队去打假(下):从线下转战线上,威胁少了,但心更累了

新闻聚焦admin2024-03-15252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李子骄 张海振 云南临沧报道

从1995年索尼耳机事件开始进入公众视野,近三十年来,王海的身份经历了普通消费者、积极维权的消费者再至拥有专业团队的职业打假人的切换。如今,他们的打假方式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他们又有什么新的困境?近日,海报新闻记者跟随王海团队去打假,全程记录打假人的工作日常及其当下的复杂生态。

临沧市凤庆县

春日午后,气温爬升至23℃。人们最易犯困的节点,王涛一行人却背上行囊,再次出发。此时,距离他们来到临沧市凤庆县不过13个小时。

“下一站,我们准备去贵州打假一款产品,先开车返回昆明,再坐高铁过去。”王涛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一般出一次差会去好几个城市,顺利的话,一个地方待不到一天就得走。我和两位负责制作视频的同事相互配合,效率比较高,也节省成本。”

导航显示全段路程495公里,开车需要约6小时40分钟。前半段山路崎岖蜿蜒,安全起见,王涛还是决定自己开车,“因为有些被打假的厂家位置偏远,所以熟练驾驶也成了打假人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

王涛在到达凤庆县当晚录制视频

打假的成功率并非百分之百

2017年,一次帮朋友索赔翻新机的经历,让王涛发现了职业打假人这个领域。此后,他便进入到王海的打假团队。入行并不难,但想要在这个领域做到精通,却需要多种本领傍身。王涛说,“这七年多来,我接触并打假的产品近千个,也掌握了很多技能。我掌握的法律知识更加全面,能够在实验室进行化学检测,学会了做自媒体,包括视频拍摄剪辑,还有出镜、运营账号等等,胆识也锻炼出来了。”

毕竟,在打假的过程中,为了搜集证据,包括王涛在内的这些打假人要经常与商家斗智斗勇。比如,如何证明自己购买后去送检的产品就是商家售卖的产品?王涛告诉记者,这就得做一条完整的证据链。“现场购买时全程录像,拆包、送检,也用视频记录整个过程。当然,司法鉴定机关收到样品后,也要进行记录。”王涛介绍,一旦被生产商抓到证据链的漏洞,就可能会打假失败。

事实上,打假的成功率并不是百分之百,因为现实的阻碍太多,环境的变化也太快。王涛提到团队面临的打假困境,“从形式上看,打假从线下逐渐发展到线上。问题产品则更隐蔽化、科技化,厂商也是懂法的,会采取措施来逃避监管打击,加大了打假的难度。”

尽管如此,王涛还是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东西假不假,有时一眼就能判断出来,“一些进口的产品没有中文标签,一看就有问题。让皮肤短时间亮白的化妆品,大概率有汞超标的风险。宣传有减肥功效的梅子,很多都添加泻药……”

王涛工作日常 图源抖音

职业打假人在舆论风暴中生存

王涛说,从获取到问题产品的线索,到购买样品,接着检测和复检,再把材料打包交给律师,进行举报、起诉甚至报警,最后由相关方作出处理。如此,一次打假行动便完成了闭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工作充实的同时,也意味着掺杂着加班和疲惫。这不要紧,最心累的是,作为打假人必须经受舆论风暴。

“知假买假,本来就是不对的……”

“打假从来和正义无关,只是个赚钱渠道……”

“网红打假人只会博眼球赚流量……”

“不可否认,打假行为是有价值的。”王涛给出了自己肯定的答案,“打假人的基本素养是真诚、真实,必须得合法合规,依据事实来打假。我们帮助消费者,把一个问题产品给揭露了、举报了,至少这个东西不会再去骗人了。比起知假买假,知假售假才是最可恶的。”

近几年,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不少主播凭借打假视频走红网络。他们一般会以消费者的身份,前往一些商家或景区,质疑他们的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揭露他们的虚假宣传、欺诈行为、不合规操作等问题,引发不少网友围观。

“其实相对来说,只要主播依据事实和法律来打假,我们是很支持的,人人参与打假,社会共治,这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有效手段,问题产品才会更少。”王涛认为,打假主播们索赔成功不是目的,让厂商要认识和改正错误,才更有意义,“可能一些网红打假人只是为了流量,对于厂商造假也起不到震慑作用。”

出差中的王涛

职业打假人的新困境

早些年,打假人工作讲究隐蔽性,极少在朋友圈晒照片,相互之间多以代号互称,尽可能处在“半隐身”状态。进入“流量”时代以后,打假人的身份信息便更加透明化,受到威胁的情况反而有所减轻。

“以前我们去一些偏僻的地方维权时,有一些有势力有背景的厂商会对我们进行围堵,甚至是肢体上的冲突。现在无非就是一些言语上的谩骂、挑衅,再多就是短信或者电话恐吓。”王涛有两部手机,工作之余,接收到陌生人发来的并不友善的信息,似乎已是家常便饭。

之所以还在坚持打假,是因为“有成就感。”王涛谈到,目前他们团队的实验室已经检测出很多非法添加的新物质,一些没有被纳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另外,现行标准规定了各类添加物的检测方法,新的添加物没有被列入其中,因此没有官方检测方法。这意味着,打假团队把样品送去检测机构后,得到的报告都不具备权威性,“未来,希望推动官方进行相关名单的增改,这样的话,在科技的加持下,实验检测会成为打假的一种重要手段。”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王涛”为化名)

来源:海报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