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511:38星期二申请收录标签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旅行结束!今年17只旅居大熊猫返回家乡

新闻聚焦admin2023-12-30268

大熊猫不仅是我国的“国宝”,也是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明星物种。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已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18个国家、20个机构开展了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旅居国外的大熊猫总数达56只。

海归大熊猫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刚刚出生到4岁左右的亚成年大熊猫;第二种是与交流国合作协议到期后回国的大熊猫。

记者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了解到,今年共有17只到龄到期大熊猫先后从日本、美国、法国、荷兰、马来西亚、英国、德国等国家返回中国。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专家 魏明:

大熊猫回国的时候,首先要进入隔离检疫的场地隔离检疫,其次是饲养团队和兽医团队要根据大熊猫的情况做一个饲养方案,第三步选择饲养技术经验丰富的饲养员来饲喂这些回国的大熊猫。

量身定制!

每只海归大熊猫都有专属管理方案

今年回国的大熊猫中,有8只回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北京动物园等单位。这个月刚刚回国的旅德大熊猫梦想、梦圆回到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后,正处于隔离阶段,粪便、采食、精神状态良好;旅法大熊猫圆梦已经结束隔离,在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开始正常生活。

今年回国的大熊猫中还有9只回到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被安置到都江堰等基地。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德生:

这9只大熊猫回国健康状况都挺好的,我们对每一只回国的大熊猫,都会根据它的性格特点制定管理方案,包括它的食物,根据它的有关情况,给它提供新的一些食物配方。

我国开展国际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以来,截至12月28日,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旅居国外的大熊猫,共出生存活32只熊猫宝宝,其中22只已回国。

那些我国与交流国合作协议到期后回国的大熊猫,由于年纪比较大,身体状况比亚成年大熊猫稍微弱一些,因此回国后会得到更为贴心的照顾。

贴心照顾!

帮助海归大熊猫适应新环境

海归大熊猫长时间在国外生活,回到国内后,由于食物、气候、饲养人员的不同,需要一段适应时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为此根据每一只大熊猫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方案,还根据大熊猫的性格来选择合适的饲养人员。

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旅美大熊猫美香和添添在国外生活23年后,于今年11月回到这里,正式开启了它们的晚年生活。

精神矍铄的状态,挺拔利索的身姿,把竹笋咬得嘎嘣脆,谁能想到,添添今年已经26岁,相当于人类的80多岁了。

饲养员告诉记者,现在每天给添添分4次投喂50公斤竹子,还会加上一些胡萝卜、苹果、窝头作为辅食,添添每天粪便在正常的十几公斤范围内。添添活泼好动,但有时会有点急性子,而和它一同回国的美香,则温顺很多。由于两只大熊猫年龄较大,饲养员也格外注意。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饲养员 刘娟:

我们还是要注意它肠道上的一些隐患,会不会影响它的一个肠胃的消化,还有就是每天要监测血压,因为年纪大了以后,也有可能像我们人一样,有可能高血压之类的。

据了解,这些大熊猫回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完成检疫、隔离等有关工作后,会到不同基地去开始新的生活。饲养员会根据这些大熊猫各自的性格特点,制定不同的保护管理方案。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饲养员 刘娟:

因为它毕竟在国外待了这么长的时间,回来可能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会不会不太适应你们说汉语,它会不会听不懂,其实它是跟饲养员之间的一种默契度,你要天天去和它沟通,不管你说什么样的语言,其实都是可以建立一些信任度的。

友谊使者!

大熊猫远渡重洋传递和平友好

大熊猫是全世界人民宠爱的对象,有的国家给大熊猫盖中国宫殿、建中式园林,有的给大熊猫唱中国歌曲,有的看大熊猫甚至要摇号。那么,大熊猫国际交流合作,对促进大熊猫保护繁育,发挥了哪些作用呢?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在国际交流中,大熊猫深受外国游客的喜爱。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刘定震:

大熊猫是圆圆的脸,它的外在看起来是憨厚可爱。它的行为特点就是行动比较慢,但是又不失速度。它能够区分普通话和四川话,所以给我们印象它是非常聪明伶俐。不仅是普通的公众,甚至科学人员都对它充满了更多的兴趣。

为了更好保护大熊猫这一物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开展了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德生:

包括大熊猫的人工饲养、繁育、疾病防控以及科普公众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应该说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共同为大熊猫的保护提供了更好的保护措施,让它们在海外能够幸福健康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刘定震:

通过这种国际合作,我们国家在大熊猫保护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国际一流的一些成果,同时也培养了大量的保护方面的一些人才。基于这些成果和这些人才,我国对大熊猫保护工作又取得更大的一些进步。

大熊猫旅居的国家,不仅建设有高标准饲养繁育展示场馆,还组建了高水平饲养医疗和科研团队,与我国积极开展保育和科研交流。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德生:

应该说通过国际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圈养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共同提高了大熊猫的保护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刘定震:

通过大熊猫国际交流,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去宣传中国的故事,尤其是宣传我们大熊猫保护方面的一些成效,让国外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巨大的成就,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台央视记者 施韶宇 陈峰 王栋 刘志浩 成都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