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02:54星期三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尖子生分专业为何“入坑”土木工程 ?百年学科怎么迭代“转身”?

新闻聚焦admin2023-12-08379

建材3D打印

风力爬行机器人“飞檐走壁”检测建筑外立面,快速判定裂缝或空鼓;桥梁“胃镜”机器人扫描箱梁内部空间,获取结构性能与状态参数……“哇,现场这么多机器人,原来土木也很时尚,一点不土嘛!”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开放日,来自同舟学堂的大一新生陈鲲鹏走进这场专业嘉年华。

爬墙机器人。

从“科技警探”展区里无人机、机器狗等机器视觉系统智能检测建筑结构损伤,到“先知先觉”展区里智能探测机器人高效无损识别地下岩土信息,当天300余位来自新生院各个学堂的大一新生,以及其他专业院系慕名而来的200余名师生,体验了这个百年老学科的迭代升级。

一度有种说法,土木工程成了新的“天坑”专业。但为什么这些按照大类招生、进入书院学堂的尖子生,不仅改变了一些刻板印象,还在大二细分专业之前纷纷心甘情愿“入坑”?

土木机器人。

建设期高峰过后学科“转身”

陈鲲鹏从小喜欢搭积木、画图纸、造迷宫,他与200多名同学大一就读同舟学堂,主要面临土木工程、环境工程两个大类的专业去向。“同济土木的学科排名全球第一,也成了我专业志愿的第一选项。”小伙子十分确定地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土木”依然具有不可替代性,更不可能消失,他还特别倾向于“智能建造”这个土木学科的新兴专业。

事实上,1914年办学的这个学科专业明年就将走过110年历史。过去战争时期,搞土木工程主要用于防护工程。如今和平年代,建设时期的高峰已过,受到外部经济大环境影响,传统意义上的土木工程真的不再那么吃香。当下,处于调整期的它正“华丽转身”,以服务韧性城市建设、城市空间更新等为主。

建筑模型拼搭。

“其实,土木工程人员不再是人们印象中戴着安全帽跑建筑工地,也没有从前那么多工地可以跑。”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周颖直言,智能、低碳、韧性等是土木学科转型的几个关键词。她认为,现实需求改变了,学科建设方向也应需而变,由此带来从招生到就业的整条人才培养链变化。

各种机器系统。

以同济土木为例,目前全院在读学子达4000多人,其中硕博研究生约2600人、本科生约1200人,还有260名左右的国际学生。整个学科从以数学、力学为基,转向以数学、力学、控制、智能等为基。而且,“土木+法学”等按照交叉复合型培养路径,已从辅修专业教育升格为“双学位”教育。在人才“出口”上,毕业生规模约1000人,其招录比在20:1水平上,也就是说平均1人对应的用人岗位达20个。

作为全国最早获批的同济智能建造专业一名学长,侯正阳2018年进入本科直博培养通道,现在研二就读。他也告诉记者,全班32人中绝大多数都读研深造,大约不到1/3同学直接工作,对口进入沪上建工集团、建筑设计院、建筑咨询公司等,科研岗居多。

土木大楼直播。

建筑全生命周期数智化赋能

“啊,那个倒了倒了……”“哟,这个好稳啊……”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振动台前,马文哲与张诗颖兴奋不已,他们团队正在与其他90多个小组参加新生结构赛,自制木质结构模型接受“抗震检验”。两人都来自同济人才培养特区——以桥梁大师李国豪院士命名的国豪书院,这些拔尖人才在大二可以从全校任意工科中任选专业,之后本研贯通培养。

以下均为新生结构赛。

在东方明珠塔、上海中心大厦等沪上地标模型都经受过的振动台上,学生们通过数字模型等分析与设计,用细细的桐木条搭建出各种精致结构的建筑模型。它们被分成6批上台,每批16个一起“开震”,往往仅存三四个屹立不倒。

记者发现,这些木结构自重都不超过130克,却要承重相当于3袋米的15千克铅饼,且模拟“震级”从小到大,直到汶川大地震3倍左右,“擂台”上站到最后且重量最轻的模型拿下特等奖。这经典又刺激的挑战赛事已办10届,也成为马文哲、张诗颖这些新生喜欢上“土木”、入门甚至入行的起点。

“我去年作为导师带教了4个‘国豪班’学生,其中2人分专业时都选择投身土木学科。”周颖告诉记者,两人中的男生选择了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另一名女生则选择了智能建造专业。事实上,在日后实际就业中,除建筑行业央企国企的用人需求外,目前从事数字新基建等的行业企业也十分看重“新土木工程人”,近年毕业生去向就包括华为、腾讯、小米等互联网科技公司。

实际上,“土木”也不是从开工到竣工就完事,正渗透入整个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运维中,从防火、减振到隔音等,越来越强调宜人宜居的高品质高质量,由此数智化的土木人还大有可为、值得深挖。同济开班5年来,智能建造专业这届已发展出两个班。从全国看,百余所高校均开设了智能建造专业。侯正阳信心满满表示,这也为土木工程学科从阵痛期到进化期注入新鲜血液,持续焕发生机活力。

图片来源:受访高校

(原标题为《用机器人,土木一点不土!土木工程走过百年正迭代,尖子生分专业为何“入坑” 》)

(来源:上观新闻)

来源:上观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