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02:48星期三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放人协议“接近达成”,停火在望?

新闻聚焦admin2023-11-23338

11月19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人们领取救济食物。 新华社发

扫码看视频

本报记者 张全

据新华社、央视报道,尽管巴以冲突仍在持续,但多方消息称,以色列和哈马斯围绕释放被扣押人员事宜的谈判已出现进展。美国政府官员11月20日说,哈马斯与以色列“接近达成”放人协议。200多名被哈马斯扣押的人员中有一部分人有望获释。

分析认为,放人协议达成可能性较大,将为巴以临时停火、缓解加沙人道主义危机创造条件。与此同时,由于以色列“彻底剿灭”哈马斯的军事目标尚未达成,实现持久停火依然阻力重重。

外界看到一线曙光

在以色列更多地面部队进入加沙、开启“第二阶段战争”后,加沙地带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牵动全球视线。联合国20日表示,冲突导致该地区至少170万人流离失所。

在混乱和危机下,有关以色列与哈马斯接近达成放人协议的消息,令外界看到一线曙光。

《环球时报》援引外媒消息称,美国总统拜登20日在白宫参加感恩节火鸡赦免仪式。当被问及巴以冲突双方是否接近达成放人协议时,拜登表示“相信是这样”,随后他还交叉手指,以示希望有好运。

哈马斯10月7日自加沙地带对以色列境内军民目标发起突袭后扣押大量人员,以方称目前仍有大约240人遭扣押。此前,哈马斯曾无条件主动释放4人,包括2名以色列老年女性。

新华社援引《华盛顿邮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报道称,哈马斯和以色列上周已就放人问题形成6页文本,内容包括至少停火5天、首批至少50名妇女和儿童获释。

报道称,协议如果达成,双方将暂时停火,哈马斯同意首先释放50人,以换取以色列同意燃料等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此后大约4天,如果双方能保持每天停火6小时,哈马斯将再释放20至25人。但协议尚未最终敲定。

缓解人道主义危机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孙德刚认为,通过释放被扣押人员换取临时停火,实现的可能性较大。

从以色列来讲,其面临国内外双重压力——国内爆发游行示威,民众要求内塔尼亚胡政府解救被扣押人员;外部则是国际社会的施压,多国已召回驻以色列外交官,表达对以军持续封锁加沙的抗议。

“另一方面,拜登政府早前提出哈马斯通过放人换取临时停火的方案,但内塔尼亚胡政府不同意。而眼下,以色列在加沙北部基本摧毁了哈马斯的指挥系统,阶段性军事目标已经实现。因此它对这一问题的态度也有所调整。”孙德刚说。

从哈马斯方面看,其主要的指挥系统、情报系统、武装力量集中在加沙北部。在以军一个多月的打击下,哈马斯损失严重,面临很大压力。哈马斯下属的武装派别卡桑旅多次释放消息,愿以70名被扣押人员换取5天停火,并希望卡塔尔居中斡旋。

孙德刚说,如果协议达成,最重要的意义将在于避免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扩大。若实现临时停火,将有利于建立人道主义走廊,使更多物资进入加沙。这对当地平民是一个利好。

此前,联合国等组织多次警告,加沙地带医院超负荷运转,燃料告急,缺乏食物和干净的水。经由拉法口岸埃及一侧进入加沙的几批援助物资,远不能满足当地需求。

“总之,放人协议有望达成,只是不确定将释放多少人。”孙德刚说,“以色列要求哈马斯释放所有被扣人员,但哈马斯坚持部分释放,使手头握有讨价还价的筹码。”

还有分析认为,尽管放人协议剩下的谈判关键点“非常小”,但基于谈判的敏感性,在最后一刻破裂也不是没可能。各方仍需要不松劲地推动复杂争议的解决。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孙德刚指出,虽然放人协议达成后有望给临时停火创造条件,但要实现持久停火,还将经历比较艰难的过程。

原因在于,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战略目标是彻底剿灭哈马斯,不达目的不会收手。过去一个多月,以色列基本完成对加沙北部哈马斯的进攻,接下来还需对加沙南部哈马斯成员进行识别、抓捕和打击。

然而,在加沙南部,“彻底剿灭”任务会比较艰巨。因为南部有200多万人,哈马斯武装人员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很难用地面部队挨个排查。

而以色列如果沿用在加沙北部的做法——用“海绵炸弹”对地道设施狂轰滥炸、实行火力强大的常规打击,势必在南部酿成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内塔尼亚胡政府也会成为国际社会谴责的对象。

“一方面,实体上,以色列要剿灭哈马斯没那么容易。另一方面,意识形态上,消灭也没那么简单。哈马斯会不断吸引新成员加入。”孙德刚指出,“即便建立一个‘后哈马斯时代’的加沙,以色列如何处理相关问题也是艰难挑战,可能成为沉重的包袱。”

总之,由于以色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持久停火的到来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可以说,放人协议只是第一步”。

国际社会努力斡旋

当前,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加大外交斡旋力度。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近日访华,与中方就推动巴以冲突降温深入沟通。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也于本周召开线上峰会,共商巴以问题。这些努力能否最终促成持久停火?

孙德刚认为,国际社会存在多种版本的停火方案。美国等一些国家主张阶段性停火,令以色列享有“自卫权”。它们将对付哈马斯视作“反恐”行动。中国、阿拉伯国家、伊斯兰世界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则主张立即停火止战。

可见,大国之间在巴以停火上仍存分歧。美国态度能否转变,将成为影响局势的关键因素。

在孙德刚看来,最新形势表明,包括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在内的“全球南方”,针对巴以问题的外交步调更加趋同,联合行动、联合发声越来越多。

这些发展中国家深切认识到,巴勒斯坦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没有一国可以独善其身。它们形成了巴勒斯坦问题不能被边缘化、不能被搁置的共识,也都认同落实“两国方案”才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根本出路。

在此背景下,中方应继续在巴以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利用本月安理会轮值主席国等契机,与俄罗斯、欧洲等各方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推动停火止战、恢复和平的努力。

来源:解放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