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兹别克斯坦希瓦10月15日电 通讯:丝绸之路古城希瓦的中国印记
新华社记者李奥 王作葵 眭黎曦
“在希瓦古城的历史文化遗迹修复方面,中国是迄今给予乌兹别克斯坦帮助最多的国家。”希瓦古城伊钦·卡拉内城文物保护区博物馆学术秘书、历史学家卡米尔然·胡代别尔加诺夫告诉新华社记者。
希瓦古城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西南的花剌子模州,72岁的胡代别尔加诺夫生在希瓦,至今已在当地博物馆工作了51年。他说,1997年,希瓦举办了庆祝建城2500年活动,而在民间传说中,希瓦的历史更为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城市之一。
由城门进入希瓦古城,仿佛通过时间隧道穿越至历史上的某个时间节点。城墙挡住了现代生活喧嚣,旧式的各类建筑、雕花的阳台栏杆、身着传统服装的巡游者,再现着久远的古代生活场景。
“希瓦的历史遗迹、文化民俗活动每年吸引来自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希瓦对于历史研究和当前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胡代别尔加诺夫说。
“在乌兹别克斯坦诸多古城中,希瓦的独特之处在于,不同时期的建筑遗迹在这里都有留存。”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科学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马沙利卜·阿卜杜拉耶夫说。
古城街道曲折回转,每转过一个街角,眼前都可能出现一幅不同的图景。古城内的路标大多用乌兹别克文、俄文和英文,也有一些中文路标。城中的一方金色纪念碑上,用中俄英三种文字写有“中国政府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等字样。
2014年,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决定合作开展希瓦古城保护修复工作。中方承担了阿米尔·图拉经学院和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的保护修复及其周边相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在我记忆里,中国在文物遗迹修复方面是最早给予希瓦帮助,且是迄今完成工作量最大的国家。”胡代别尔加诺夫说。
从资料收集、实地勘察、研究设计、沟通协调、方案确定到基础加固、本体修缮,中国专家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分阶段推进每一项工作。
项目实施期间,胡代别尔加诺夫曾多次来到修复现场。他回忆说:“中国专家聘请当地工匠采用传统工艺施工,用料也取自当地,这种修复方法取得的效果非常好。”
“保持文物原貌是修复工作中最重要的原则。中国专家展现了高超的技艺,经他们修复的古建筑不仅仅是基础得到加固,简直是恢复如初。中国经验、技术和方案也被推广应用于希瓦其他古迹的修复。”阿卜杜拉耶夫说。
漫步希瓦古城,不时与生活其中的居民不期而遇。孩子们骑着自行车嬉戏追逐,老人们在阳光下怡然自得……
“中国专家整修古城民居时,将电缆管线埋入地下,在确保居民生活便利的同时,恢复了民居区域的传统风貌。”阿卜杜拉耶夫说。
胡代别尔加诺夫说,“希瓦”一词与水井有关。当年,古代驼队跋涉至此寻找水源,可以说,正是古丝绸之路推动了希瓦古城的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到希瓦的中国游客、企业家、专家学者越来越多。”
“我们希望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借鉴中国在文化、人文、教育、旅游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让更多希瓦人从中受益。”阿卜杜拉耶夫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