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05:56星期五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高温天当心脾气“爆炸”!三伏来了,这些方法让“情绪中暑”退!退!退!

新闻聚焦admin2023-07-10568

“体感温度超40℃”“人都要热化了”......连日的高温天气,不少人都感觉自己“长脾气”了,很容易和身边人发生争执?小心,这有可能是“情绪中暑”。

2023年7月8日,北京,高温晴热天气,游客打遮阳伞穿防晒衣游览颐和园。

夏季常见“情绪中暑”,高温是主要助推手

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会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导致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的现象,叫情绪中暑,又叫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气象情绪效应”,是指人的情绪状态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天气炎热是“情绪中暑”的外因,主要是高温闷热天气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夏季人体排汗增多,体内电解质代谢容易出现异常;加之易睡眠不足,食欲降低使正常的代谢失调,从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极易引发心理波动,出现情绪异常。

气压、温度、湿度、日照、风以及大气电磁场等多种气象因素作用于人体后,都会影响人们的生理功能,引起情绪的变化,许多季节性疾病与天气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比如,气压越高,血液溶解氧气的能力越大;气压越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能力就越低,如果气压变化过大过快,超过了某个阈值,就会使人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缺氧症状。而这种生理上的变化,又会引起情绪的紧张和烦躁。

2023年7月6日,济南,正值盛夏时节,大明湖里的荷叶碧绿、荷花盛开。

情绪改变莫惊怪,三类人群易感

●“情绪中暑”有哪些表现:

1)情绪不稳定

心烦意乱,易冲动,常常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发脾气。

2)个性改变

闷闷不乐、坐立不安,容易产生悲观、焦虑的情绪症状。

3)行为异常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经常丢三落四。

4)身体不适

出现乏力、头疼、呕吐等身体不适的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昏厥。

●三类人群较易出现“情绪中暑”

第一类是平时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的人;

第二类是平时情绪易于波动、心理调节能力较差的人;

第三类是心里有许多烦恼事又不善于沟通和表达的人,高温环境下一些小事就容易导致情绪失控。

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大熊猫“帅帅”躺在冰块上休息,图片来源新华社照片。

三伏天里学会给心装个“空调”

造成“情绪中暑”的内因,归根结底,还是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差。因此,在炎热的高温环境中,需要我们尽量学会心平气和以达到“心静自然凉”之效。

1、“静心”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尽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

2、身体降温

避免在一天中最炎热的时段外出,也不要在封闭的空调房待太久。清晨和傍晚天气较凉爽时,注意开窗通风。

3、睡眠充足

做到早睡早起,每天睡足相应时间,同时日间午休半小时左右,身体状态调整好,有利于缓解身体疲劳和情绪低落。

4、适量运动

可以选择散步、游泳、瑜伽等运动,转移情绪。需要注意的是,天气炎热时不建议过度运动,运动程度应以身体微微出汗为佳。

5、清淡饮食

入伏后可以多食苦瓜、黄瓜、番茄等应季果蔬,适当食用西瓜、菊花茶、绿豆汤等消暑食品。

6、调节情绪

尽力保持心态平和。如果因为天气闷热,情绪欠佳,可以选择舒适安静的环境,静坐沉思,降低“心理热度”。

7月11日,三伏大幕将正式开启,今年三伏依旧是40天,预计接下来很多地方将持续面临高温闷热天气。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贺明轶表示,遇到负面情绪,自己和周边的人首先要“冷处理”。“可以换到一个温度舒适的环境中,这样情绪也容易冷静下来,另外,要进行适当的休息,让身体进行自我修复,以平复不良情绪。”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到大城市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燥热的天气下,情绪容易暴躁,可能会出现一些摩擦,建议游客合理安排行程,保证充分休息,提前查看目的地的温度和天气情况,并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海报新闻编辑 李云霞 综合新华网、河北新闻网、中国军网等)

来源:海报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