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12:31星期三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村BA”“村超”屡屡“破圈” 是热爱的力量,还是高手在民间?

新闻聚焦admin2023-06-14369

这个夏天,贵州“村超”成为各个网络平台的热门话题,而这场出圈的联赛也不负众望地贡献了许多名场面。

比如,球场上一脚“世界波”任意球让网友惊叹:这是一场欧洲高水平比赛的瞬间?

#内马尔“彩虹过人”招牌动作惊现“村超”现场#、#村超倒挂金钩#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比赛场边,各族村民身着民族盛装为自己的球队摇旗呐喊、载歌载舞……

这场“接地气”的足球盛宴,用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点赞。

6月5日晚,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在推特上盛赞:“中国贵州省,20支村民队参与的‘村超联赛’首场比赛已拉开帷幕,吸引数千观众到场观看。伟大的激情,伟大的比赛!”

只要热爱,你就是“村超”球员

“有时会提前召集大家探讨作战方案、商量赛前战术,我必须随时做好准备。”

每逢球队比赛日,榕江县做卤菜的石师傅都会换上球衣,一边做菜,一边等待队长随时可能发出的召唤。

6月9日的一场比赛中,一名球员踢出了一记“世界波”直击球门死角,这一球随即登上多个视频平台的热榜。这位“世界波”球员,目前还是榕江县第一中学的高一学生。肖同学的教练说,“我们球队有两名高中生,除了要跟队踢比赛,还要在其他球队比赛时承担现场的‘解说’任务,这里几乎所有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村超’之中了。”

不仅是他们,“村超”球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卖鱼的,有办企业的,有干工地的,有教师,有司机,有学生……年龄从15岁到40余岁不等,他们为了各自的足球梦想和村寨荣誉,在绿茵场上奋力拼搏,挥洒汗水。

虽然参赛球员不是专业级选手,但他们在训练中可是从不怠慢。每天工作完,他们都会集合训练,增加与球员间的默契值。石师傅说,“村超”开赛以来,球队保持着良好习惯,赛前做好充分准备,赛后及时总结经验。肖同学也表示,希望可以考上一所体育大学,未来成为体育教师或者加入更加专业的足球队伍。

赛场之上,各球队挥汗如雨、激战正酣。比赛场边,各族村民肩挑糯米饭、腌鱼、牛瘪等特色美食,手提杨梅、西瓜等水果,身着民族盛装为自己的球队摇旗呐喊、载歌载舞。观众席间,全村男女扶老携幼、摩肩接踵为自己的村队加油助威、声势震天。

“开车十几个小时过来”“现场气氛特别好”……“村超”的火爆也吸引来上海、广东、江西等全国各地的球迷纷纷赶来观赛。

6月12日,足坛名宿“范大将军”范志毅回应贵州“村超”球员邀请,表示还将带着果洛州超球队一起来。

此前,香港知名影星陈百祥也发布视频,要带香港明星足球队,来与贵州“村超”拼一拼。

榕江县县长徐勃说:“我们将在7月29日‘村超’决赛结束后,发起全国的‘村超’邀请赛,欢迎更多以美食为主题的足球队参与,比如像淄博烧烤队、柳州螺蛳粉队来对阵我们榕江的卷粉队。”

“村BA”“村超”为何屡屡“破圈”?

去年“村BA”大火之后,今年,在“村BA”起源地台江县的隔壁榕江县,又出现一个现象级的赛事“村超”。为何这里的乡土体育,却能屡屡“破圈”,引领全国潮流?

首先,与贵州体育文化底蕴丰富,群众性体育传统悠久有关。“村超”的历史可以从榕江的历史说起。据榕江“村超”的组织者介绍,榕江足球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广西大学南迁来到榕江,先是学生之间踢球,然后从校园内逐步传播到外面。到2002年世界杯,村民们在河边的河沙坝里拿锄头挖了一两个月,挖了个足球场出来,每个村组一队来参加比赛。从此之后,基本上每隔一两年都会举办“村超”,一直延续到现在。

其次,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撑。“村BA”和“村超”在当地都有一套稳定且行之有效的赛事组织和执行体系。这些赛事由当地政府、村委会、民间团体和村民共同参与和执行,官方和民间的双重互动,为当地特色民间体育比赛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

此外,对体育的热爱让一切有了可能。借鉴台江县“村BA”的办赛经验,榕江县“村超”也坚持开放办赛。不收门票,不拉赞助,村民自己当办赛主体,与当地相关组织携手,分工协作。在这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已是村民们的共识。从二十年前自己拿着锄头在河边挖足球场,到现在全县有十四个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标准足球场地,这里对足球的热爱从未曾改变。

是最“旋”民族风,也是心与心相连的文化符号

群众体育离不开硬件设施的加持,但让“村超”彻底火出圈的是其中的文化加持。

爬上梯子完成比赛评论工作的著名解说员韩乔生的话很有代表性:“走遍世界各地,报道了包括世界杯、奥运会等很多不同的比赛,真的和榕江‘村超’联赛大不一样。这里的比赛太接地气了!”

比赛前后,有挑着土特产品入场的“啦啦队”;比赛中场休息时,有侗族大歌、苗族芦笙舞等极具民族特色的展示;整个比赛过程中,舞者与现场观众手拉手跳起多耶舞更是带动起全场狂欢。人们一圈圈旋转跳动,是最“旋”民族风,也是心与心相连的文化符号。与之相比,比赛的胜负得失也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而这,正是群众体育的真谛和精髓。

以“文”育“体”、以“体”兴“旅”。“村超”以来,省内外的观众人数不断增长,仅6月初的一场比赛,就吸引了近5万观众。这也带火了赛场周边“夜经济”聚集街。球场周边卖西瓜的村民说,仅村民摆设的摊点就有两三百个,她最多的一个晚上,卖出了三四千元的西瓜。因为榕江举办“村超”,今年暑期,榕江县里面80%的民宿都已订满。当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的时候,人文经济就显现出独特的魅力。

正如榕江县县长徐勃所说的那样:“我们希望踢球不单单要踢出健康、踢出友谊,还要踢出文化、踢出希望。这也是我们对乡村足球未来发展的一个希望,或者说是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海报新闻编辑王雨萌综合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日报、央广网等)

来源:海报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