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记忆,是夏日限定。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有且仅有一次。我们在花样年华为之拼尽全力,这些努力被浓缩成了一个叫做“高考”的闪光点,镌刻进了我们人生时空的坐标系。
每当炙热的夏天来临,我们总会想起我们的青春。如今,又到了一年高考时,栀子花开的季节,记忆的盒子再次打开......梦回高考,你是否还能想起当时的自己?那个满脸期待、信心满满的年少模样,现在看来是否依旧清晰?
那些真实又恍惚的梦境,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人的青春。有人在题海中浮沉,有人挥霍了时间,有人汗水闪耀,有人留下了几多遗憾。下面,让我们跟随网友们的记忆,走进那段又暖又亮的时光。
似乎是某个下午弯腰捡笔的工夫
网友“小年糕只爱玩”:高中数学是我一生的梦魇,一切的起因就在某个下午我笔掉地上了,弯腰捡笔的工夫,我高中入学时候147的分数,变成了高中毕业的77。
高考数学做得很慌,福建2003年的高考也是难的出名的,又和对象约好了要一起考武大,因为数学不能拉后腿。结果考出来就知道不行了,别想武大了,只能当武大郎去卖饼了。
毫无意外,上了大学高数挂科。参加工作了还是经常梦到考数学,梦到高考考场面对天书一般试卷的绝望和无力。真的是半生的梦魇,一生的敌人。
书到用时方恨少
临阵磨枪才知枪已锈
网友“炊烟绕”:不知道没有上一个自己心之所向的大学这种事,对于别人来说算不算个事。很多年了,经常梦到高中开学,在学校楼梯里一层一层地爬,爬到楼梯都有了岁月的痕迹。梦到年复一年地去复读,高考,失利,班上的同学逐渐成了小朋友。梦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临阵才知枪已锈。最大的遗憾的不是失败,而是你本来可以,也许要用一辈子的心有不甘,去偿还曾经荒废的青春。
知识的力量
使人屹立于浮世而不倒
网友“走几步寻几步”:高考的数学考场,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梦境。高考经历过的压力,焦虑,紧张,害怕,挫败,在我后来的生活中,这种感受不断地在梦里被激活,被放大。可是我仍然感谢高考。因为它丰富了我对感受的体验,无论是压抑,还是焦虑,或是紧张,无论是喜悦,还是兴奋,或是从容,无论是心态崩了,还是斗志昂扬,它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情感更加丰满,内心更加强大。它也让我最终认识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只有经历过高考的轰轰烈烈与歇斯底里,才能真正意义上明白,只有知识的力量与坚韧的内在,能使人屹立于浮世而不倒。
10年高考8年雨
考完的那个下午定是朗朗晴天
网友“艺心益意”:我高考的那一年,其实是一个很美满的夏初,考题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而同学们也没有各奔东西,到现在大家还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是我之所以可以轻描淡写地说出来这一切,是因为我确实在那个夏天努力了很多,现在回想起来,心还在怦怦跳一样紧张。
北京高考的前一天有一个规矩,那就是一定会下雨,这一场雨还一定不太小,而在考最后一科英语的前几个小时,也一定会下雨,而更让人觉得纳闷的是,考完的那个下午一定是郎朗晴天。很让人怀念!
2023年6月7日,海南省琼海市的考生在雨中赶考。
那时的我们可以全神贯注
网友“cicipangpang”:我记得有一次做梦,梦到高考数学和英语答卷还有一大半没填就要收卷了,醒来的时候还一直在想,为什么我试卷没填完、我会不会不及格。
为什么高考会让我们记忆深刻,因为那段时间的我们可以全神贯注,只看得到一个终点:考上好大学。拼尽全力,咬牙努力,会因为成绩而心情高低起伏,会因为离目标更近而欢欣雀跃,那种全心投入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出来工作以后,因为有太多的东西分散注意力,也因为目标太多不知道先完成哪个,甚至于都不知道目标在哪,我们该往哪方面奋斗,所以没办法全情付出全心投入。更重要的是,我们也找不回那些可以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可以往同一个目标努力的同学们。所以,高考,才会难忘。
越长大,越怀念
网友“汤汤七号”:人近中年,反而愈发频繁的梦到曾经高中与高考的青涩时光,梦到自己做题,却因为忘光了无法作答、考砸,梦醒虚惊…或许,这就是以前长辈们常说的“越长大,越怀念”。
高中大学的我,周末也从不睡懒觉,学习运动生活,满满当当,井井有条,高中大学的我,虽出身寒门,却能用可观的稿费惬意生活。偶尔下个苍蝇馆子和好友一边喝酒一边吐槽托雷斯又没进球,自在逍遥。
如今的我,实现了学生时代的梦想,有了自家的房和车,但我似乎反而失去了更多。如今的我,收入比一无所有的时候翻了N倍,但却完全没有了自在逍遥,别说是喝酒吐槽了,就是偶尔下个苍蝇馆子,也要担心家人下个月的生活费。
人生就像一场跨山越水的马拉松
网友“胖可丁”:现在我 30 岁了,我可以真心说出来:高考不过是一次考试罢了,即便很重要,但也只是一场考试。而人生是场跨山越水的马拉松。
从 18 岁开始,我经历了低谷,经历了迷茫,也终于在无数次辗转反侧和不断实践中找到了答案。我很确信,我的人生曲线绝不是一路向下,而是一个笑脸曲线,是从低谷中顽强升起的曲线。比起高考,那些迎着朝阳奋起,一边跑步一边大喊我要去北京的清晨,那些骑着车插着耳机背单词,抬头就是晚霞的傍晚,那些在知识海洋不断求索、思考、进步的日子,才是我更愿意不断回忆起的美好时光。
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6岁时躺在山坡放牛牧星、36岁时真的去天上摘星星了的故事。
他叫桂海潮。今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次上天的航天员有3位,他们分别是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这次飞行任务中,桂海潮是最年轻的一位,也是唯一一个戴着眼镜的航天员。无数人不禁发出疑问:“如此年轻还戴着眼镜,也能当航天员?”
桂海潮实在太与众不同。他不但是首位戴着眼镜上天的航天员,还是首位非军人航天员,更是史上最年轻的航天员,是我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他31岁就成为了北航教授、博导,发表SCI论文20多篇…看完他的履历,不少网友发出感叹:“爽文男主怕是都不敢这么写。”也有网友调侃道:“建议查查家里人,看到底什么背景!”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桂海潮是个地地道道的“小镇做题家”。但如果按照出生地算的话,那他可能连小镇做题家都算不上了,只能叫“小村做题家”。
施甸,傣语意为“美丽的坝子”,坐落在云南省西部边陲,从施甸县城出发,沿着施孟公路一路前行,大概走过20公里的蜿蜒山路就到了施甸县姚关镇,这里便是桂海潮的老家。
施甸县是个穷县,两年前才退出贫困县行列。施甸县下辖的姚关镇,更穷。2011年底,镇上才开通了有线电视。全镇三万人,有将近4000人是低保户和五保户。而桂海潮,就出生在这么个穷地方,他的父母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幼时,桂海潮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不同。爱出去疯玩,也会在插卡学习机上玩游戏,经常被父亲揪着耳朵去学习。
是什么促使他有了后来的变化?据中国农网报道,少年时代的桂海潮在书中认识了“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越是深入了解钱学森的生平,他就越是震撼。忽然间,他认识到自己的渺小。那一天,少年仰望星空,在内心里埋下了一个远大的梦想:“我要上天,我要在航空领域有所建树!”
高二那年,桂海潮从校园广播听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
“梦想”来敲门了!桂海潮开始如饥似渴地汲取文化知识。他的高中班主任杨兆东说:“桂海潮是一个非常能吃苦的学生,其实相比于天赋,他更重要的是勤奋。到了饭点,其他同学一下课就冲去食堂打饭,他从来不去挤,他会留在教室多背几分钟书。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去教室看书,晚上最晚回到宿舍。宿舍熄灯了,他还会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
高中三年,不论大小考试,他都拿下了第一名。临近高考,班主任杨兆东希望他报考北大。在杨兆东看来,以桂海潮平日的成绩,上北大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但矢志于飞天的桂海潮,最终还是坚持梦想,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他也是那一年北航在云南省录取的理科最高分。
二十年后,桂海潮与“梦想”的梦幻联动是: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走杨利伟走过的路,飞杨利伟飞过的天。出征前,桂海潮说,“过去只能在报道中看到的各位英雄,成为了我们训练场上的师傅、运动场上的队友、生活中的朋友、任务中的战友。”如果你“追星”,那最高境界可能就是有一天,你也活成了偶像的模样。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离开高中后才会怀念高中,怀念的不是抬眼一望无尽的书桌和密密麻麻的人群,是十几岁满怀憧憬、赤诚热烈的自己。人总会怀念逝去的东西,人生的难关一道又一道,高考只是第一道。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也灿灿。永远要珍惜当下、不断求索、思考进步,相信我们试炼的终点是鲜花万里。别不敢,毕竟,谁知道呢?6岁时躺在山坡放牛牧星的孩子,36岁时真的去天上摘星星了。
(海报新闻编辑 沙斯媛 综合澎湃新闻、国是直通车、中国农网等)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