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08:37星期三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让传统技艺吸引更多年轻目光

新闻聚焦admin2023-06-03376

天朗气清,山水环抱下的培田古居愈显优雅。沿着弯曲的卵石小巷,走进一幢名为“似续堂”的民居,青砖黛瓦伴着质朴的木色,琉璃花饰的镂空照壁透出院外景致,形似鹊尾的飞檐指向天空。进入房屋正厅,抬头望去,斗拱房梁、卷棚雕花,尽显建造者的精湛技艺。

这栋房屋,似乎与培田村其他古民居没什么两样,但这却是客家“九厅十八井”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吴有爱在其父亲带领下,于2017年建造完成的新屋。

“九厅十八井”式建筑是培田村的典型建筑,是北方庭院建筑形式与南方气候相结合的产物,整体布局呈中轴对称,木结构设计精巧严密,可达到“墙倒屋不坍”的效果。“造‘九厅十八井’,木匠是关键。”吴有爱的父亲吴长生就是一位精于建造技艺的老木匠,从文武庙,到继述堂、容膝居等,培田村大大小小古民居修复现场,几乎都有吴长生的身影。

随着精于建造技艺的木匠越来越少,2009年,吴有爱在父亲的劝说下,回到培田,接下了父亲手里的木匠活计。为了将传统营造技艺展示出来、流传下去,吴有爱和20余名木匠一起跟着吴长生,于2012年至2017年建造了似续堂。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木匠?

“一看劈凿锯刨的基本功,二看木匠的悟性。”吴有爱抬手指了指头顶拱形的横梁,“就好比这月梁,要根据梁的尺寸,用斧头一点点将木材劈出精确弧度;再看这垂柱雕花、梁雕、雕花卷棚……这些花样图谱都刻在我们脑子里呢!”

基本功难练,悟性更不易得。“除了会做、会看、会画,好木匠还得会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结合现代生活的实际需要,吴有爱对似续堂设计进行了完善。例如,适当改变天井尺寸比例,提升了房屋的采光与通透性,又在隐蔽处添入现代生活配套设施,让房屋更加宜居。

近年来,吴有爱积极与高校建筑院系合作,探索传统技艺发展的可能性。2015年,吴有爱与香港大学学生课程项目合作,将基于算法的建筑设计与传统木构建造技艺结合起来,在培田村完成了一座连接村庄与农田的全榫卯结构廊桥。

这些年,来自海内外的众多高校建筑院系的课程项目与实践团队都找到了吴有爱,请他讲解建筑营造技艺知识。面对年轻学生,吴有爱都会拿出“压箱底”的本领,倾囊相授:“希望能让传统技艺吸引更多年轻目光,把这门手艺继续传承下去。”

(人民日报 记者 施 钰)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