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02:53星期三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行走江苏湿地城市:沙家浜,白鹭飞过的万亩湿地上红旗飘扬

新闻聚焦admin2023-05-26368

海报新闻记者 于明效 江苏报道

“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相信这段经典戏词家喻户晓。作为京剧《沙家浜》的发生地,沙家浜国家温地公园凭着“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的秀美与经久不息的红色文化基因,打造成了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常熟的“绿肾”与氧源地。

5月26日,“生物多样性之美——‘湿’意盎然的生态答卷”采访团一行走进沙家浜国家温地公园,探访这座生态公园独特的自然生态湿地景观和人文景观之美。“园区的保护和建设,都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真正的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君表示。

工作人员介绍,沙家浜国家温地公园规划总面积414.03公顷,湿地总面积307.91公顷,湿地率达到74.37%,分为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分区,其中保育区和恢复区面积占总面积的60.48%,有效保护了沙家浜的湿地生境。

记者了解到,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始建于1999年,初期占地500亩。2009年5月,沙家浜镇根据发展的需要计划申报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并向国家林业局申报成功。同年12月获批建立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2013年6月,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 试点)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2013年10月,经国家林业局验收,正式成为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

发展到至今的414.03公顷湿地,以芦苇湿地为特色,拥有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库塘湿地等多种湿地类型,科普宣教与科研监测体系完善,成为华东地区最著名的国家湿地公园之一。

自2009年建设国家湿地公园以来,公园共记录到157种鸟类,比试点建设前增加了88种。其中国家1级保护鸟类17种,分别为鹗、鸳鸯、苍鹰、普通鵟、赤腹鹰、红隼、红脚隼、小鸦鹃、日本松雀鹰、灰脸鵟鹰、雀鹰、花脸鸭、水维、画眉、黑翅鸢、红点颏和小天鹅,均为试点建设后新记录种。

公园共记录到151科449属720种植物。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分别为水杉、苏铁和银杏;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6种,分别为水蕨、罗汉松、野大豆、野菱、莲和竹柏。

湿地鸟类是湿地野生动物中最具代表性的类群,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敏和深刻地反映着湿地环境的变迁。在沙家浜的鸟类中,白鹭无疑是最抢眼的精灵。

工作人员介绍,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和雪鹭体羽皆是全白,世通称白鹭,在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里最为常见、数量也是最多。沙家浜的白鹭喜欢在芦竹上筑巢,在全国都是很少见,喜欢和夜鹭混居在一起。

每年的3到7月份,是白鹭的繁殖期。这个季节,在湿地公园的保育区,随处可以看到芦竹上的鸟窝里,一个个毛茸茸的小家伙探出脑袋。无论是芦枝上静静伫立,还是踏着浪花振翅向天翱翔,都成为一道景区独有的风景线,与息息传承的红色文化相得益彰。

绿波不尽尘难染,芦苇深处浮人家。工作人员介绍,沙家浜自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以来,一直以红色革命传统和绿色湿地文化相结合的独特形式,开展各类科普宣教活动,发挥出公园的宣教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景区内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陈列了400多幅民主革命时期沙家浜的革命历史图片和一批革命文物。纪念馆还采用多媒体景箱、场景复原等现代化手段,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当年的抗日场景和军民鱼水深情。红色文化的源远流长,使得这里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来源:海报新闻

相关文章